课文二泉映月苏教版,二泉映月原文电子课本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03:24:09

教学相长是历来教学的经典信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有效课堂的构建,也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直面的命题。然而,纵观不少语文课堂,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频频发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是课堂主体成为边缘化概念,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学科,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如何妙用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完美融合点,从而演绎精彩课堂,实现教学相长。

一、完美融合课前预习,寻找以学定教的精准点

以学定教强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有效延伸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随着学生知识基础的提升,教材安排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不少课文的内容比较深奥,如果学生课前不经过预习,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深入探讨是很难的。因此,以学定教必须充分利用好预习手段,预习到位了,课堂教学就可以省去很多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学生在预习中能自主学会的,可以少教或不教,而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难题,就要深入教,从而实现以学定教的精准化。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题目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启示”,表明本文是议论文,五年级学生接触到议论文题材的文章并不多,而本文所列举的事例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难,做事应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在构建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时,教师可以先提示学生此课是议论文,并让学生借助互联网等渠道查找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同时要在预习中初步理解课文讲了什么。在课堂汇报时,学生对课文讲了什么汇报得比较多,而对于议论文的结构“提出论点――摆出事例论证――得出结论”理解不深,甚至无法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段落分层。议论文的结构及特点是本课探究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方法渗透,再让学生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可以说,预习为以学定教奠定了基础,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弱势,并结合课堂难点调整教学方向,实现精准教学。

课文二泉映月苏教版,二泉映月原文电子课本(1)

二、完美融合学习方法,寻找以学定教的灵性点

学习方法是学生知识结构中最核心的内容,每个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也会逐步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它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最核心的思维策略。在构建以学定教的课堂时,教师要注意分析学生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文本和教学难点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灵活的学习方法,而教师也会根据学习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以实现灵性课堂的构建。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本文以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为题,寓意深远,一方面重现了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借创作过程表现阿炳的情感世界――在黑暗的人世中挣扎。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体会阿炳在黑暗的人世中挣扎的那份深沉的情感?在课堂教学时,我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说体会、说感想,但发现学生的理解非常比较浅,无非从字面的描写中说一些体会。原因何在?学习方法不对,作为一篇描写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的文章,在对人物的身世不全面了解的情况而展开讨论交流,肤浅是正常现象,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阿炳的有关故事,了解阿炳悲惨的一生,并利用时间聆听《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子,再来感悟课文。第二次课堂汇报时,学生对阿炳的了解也比较多了,他悲惨的故事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被还原,他对音乐的爱好和病痛折磨成就了不一样的阿炳,他的挣扎、无奈、顽强、呐喊都通过音乐去表现了,作品的文字不再是冰冷的,而是高度概括的浓缩。教师再让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展开感悟、交流,课堂变得理性和深刻了。可以说,借助背景资料理解文本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学定教为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学习方法提供了重要契机,它实现了课堂的灵性发展,并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策略。

课文二泉映月苏教版,二泉映月原文电子课本(2)

三、完美融合课堂因素,寻找以学定教的生成点

动态的课堂讨论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面对新的知识,灌输式的课堂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互动讨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文本学习中,师生之间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讨论是课堂的常态现象,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也是客观事实,面对动态的课堂变化,教师如何合理的引导是以学定教必须直观的问题。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讨论想理性和深刻,必须经历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甚至是多次重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情感非常重要,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理性结合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干预”,通过恰到好处的引导促使课堂更加的睿智,从而实现借以学定教的模式绽放动态生成的精彩。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彭德怀和大黑骡子的情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去讨论,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这份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尝试用问题引领学生“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竟然*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究竟怎样呢?”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于是,课堂相关的语句被找了出来。此时,我发现了一问题,学生的思维被问题所束缚住了,文本中更深层次的东西无法被挖掘出来,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再次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第二段主要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掉大黑骡子的经过,现在请再次深入课文,你会提出哪些问题进行二次讨论?想想老师会向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课堂从僵硬的模式解脱出来了,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彭德怀为什么要*掉大黑骡子?”、“他为什么不忍心*掉大黑骡子?”、“*大黑骡子的经过是怎样的?”等,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进而理解彭德怀和大黑骡子的情感。课堂动态点是以学定教最重要的资源,不断产生的观点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契机,而这个过程是充满曲折变化的,它需要引导和调整。

课文二泉映月苏教版,二泉映月原文电子课本(3)

总之,以学定教是新课改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它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想让以学定教助力语文课堂的精彩生成,促进教师更好地发挥出导向作用,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情,寻找以学定教的契机点,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有效实现学生会的少教,学生不会的深入教,从而让课堂更加灵性和睿智,实现教学相长,绽放教与学完美融合的精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