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阿may深夜发来“鸡毛信”: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或“哄”?
小区广场上,历来也分为两大阵营——
正方陈述:“让他哭吧,哭累了就不哭了。”
反方反驳:“任由孩子哭到喉咙沙哑?有没有人性?!”
左右不是人?有没有?!我觉得我可能需要先哭一会儿!
其实,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两个前提:
孩子为啥哭?孩子多大了?孩子为啥哭?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
此前看到过一些方法,详解了“新生儿低沉的、有节奏的、急促的哭声,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当时看了把握十足,信心满满!可真到实战环节——“宝宝啊,你再哭会儿,待妈妈把那篇收藏找出来哈!”
孩子的哭声固然有一定规律,但是,实践出真知,咱不能照本宣科养孩子啊!
凤梨小姐刚当妈妈时,mini一哭,婆婆就催着喂奶,“肯定是饿了!”很快发现不太对劲啊,“这不刚吃完吗?”“咦?怎么拉完粑粑也哭啊?”“困觉怎么也哼哼唧唧?”
后来我是怎么做到“母子连心”的?
当然是——“悟”!
相处时间长了,对孩子的作息脾性了解了,自然一点就透。
孩子多大了?说的是理解孩子认知和情绪发展的规律。
尽管孩子们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凤梨小姐还是试着按照月龄,把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哭的原因做个梳理,至于抱不抱?真的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