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木兰新编》主打的是一个欢腾与热闹,但它能够教育人的地方也不少。
在第一部《木兰从军》里,已经在很多场景里,都着重渲染出了战争的残酷。
大元帅执掌帅印,不光要得是掌权的风光,还必须在战败的趋势显现时,为了大义而牺牲自己。
李亮的伯父,也是余承恩的爹,惨烈地陨没于黄沙漠漠里。
偏于夕阳落山时的昏黄色调,马鸣鸣,风萧萧,战旗残破半倒半立。
战事起,在导演故意营造的背景里,对马革裹尸,进行了释义。
所以,要爱惜生命,任何将生命加入赌注的局,都会套牢赌者的命。
要特意说一下焦恩俊饰演的参军余承恩,不是这次重新看,在我心里 他的结局,只能仍然是个迷。
小时候,毕竟因为电视台播放不能快进与倒放,就看得断断续续。
只记得,余承恩变成沿街乞讨的叫花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以为这就是他的结局。
余承恩本是个难得一见的军事人才,他常坐卧寝室,研读兵书。
但他一些依据兵书提出的作战策略,因为鲁莽且欠周全思虑,而有了“纸上谈兵”的味道。
就像演练与实战毕竟不同,当将军李亮,依据地形与突厥人数,主张以退为守时。
余承恩却意见相左,他要求元帅准许采纳他全力攻克的策略,孤注一掷,没有顾及到错误用兵的后果。
余承恩总认为,他被自大成性的李亮强压了一头,李亮是故意处处与他作对。
他不觉得李亮的策略有什么高明,而自己的能力远在李亮之上,只是对方运气好罢了。
余承恩越是计较,他就越看李亮不顺眼,而每次李亮因为军功受赏,他都相当不服气。
而一次次的不服气着,越发刺激到了他,他不想承认的嫉妒心理,也越来越膨胀。
他的功劳,和他爱慕着的花木兰,都因为他渐渐扭曲的心,而与他疏远与远离。
嫉妒心理作祟的余承恩,更加急于证明自己,但他越急,越乱了阵脚,进而溃不成军。
在最为重要的一役,元帅采纳了余承恩的建议,整个隋朝的大军,被逼进三面环山的死胡同里。
突厥军队把守唯一的出口,想耗尽隋朝的将士最后一点气力。
然后,元帅战死沙场,余承恩在乱战后有幸仓皇活命,他这次为自己的错误决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余承恩自觉没有脸再见人,他开始游荡在市集,逃避着熟人,像乞丐那样到处讨饭。
可余承恩的行迹,还是被花木兰与李亮发现了,他们为了唤醒余承恩的荣辱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幸好,余承恩报效国家的心火还未彻底熄灭,他抛却了嫉妒心,以及对李亮的偏见,回归了平静。
李亮从来对余承恩都没有任何意见,他是把余承恩当作出生入死的好伙伴的。
余承恩在与李亮花木兰打了漂亮的一仗后,出家成为了道士,他自觉罪孽深重,要远离红尘去修行。
这未尝不是一种自我的开解,余承恩的这个结局,令人满意。
远离红尘琐事的余承恩,摆脱了嫉妒的心魔,但嫉妒的心,也因有了新目标而转移。
成婚之后的木兰与李亮,因为元帅之位的抢夺,大有夫人压了夫君一头的架势,而有了些嫌隙。
自古,女人都似乎不应该有超越男人的战绩,应该讲究三从四德与相夫教子侍奉公婆。
但花木兰是文武双全战功赫赫的花将军,她不是寻常的女子,在她身上,有很多新的定义与烙印。
之前,云淡风轻与平常心过着生活的李亮,突然因为怕夫人坐上元帅之位而有了很大压力。
人的平常心一但动摇,嫉妒心也开始升起。
心态开始不稳与摇摆的李亮,也与当年的余承恩有了同等心理。
真是,嫉妒令人变形,今天是我,明天是你。
但希望,终有一天,可以顿悟,而回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