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这个世界建立了无数的东西,有的甚至是宇宙奇迹,比如飞船、核能、各种高精尖的科技、古代各种伟大的建筑奇迹等等,还有最近这几年发展迅猛的人工智能,这所有的一切都似乎预示着人类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看完了下面的这篇论述,如果你喜欢的话再去搜下王东岳的《物演天论》和《知鱼之乐》,估计你就不会那么乐观了。
深沉思想者对未来人类命运的担忧——
20世纪后半段,人类科学突飞猛进,达成了一个总体的宇宙观,万物一系(此说法被王东岳提出)。但在这之前,无论是哲学界还是科学界都没有找到生命的定义,直到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人们终于以科学的方法明白,所谓生命不过是一个分子编码。分子生物学打破了生物学和分子化学间的界线,理解化学分子现象必须先理解原子的运动方式,因为所谓化学键其实就是原子外壳层电子云能量的重新分布。
1859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发表《物种起源》。达尔文在书中讲,“人是从原始38亿年前的单细胞逐步演化出的高等生物。” 可是到了上个世纪,人类发现不仅生物在进化,万物都在进化,在生物进化前先有一场分子进化,从无机分子进化出有机分子,再进化出生物高分子。接着发现在分子进化前又有一场原子进化。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从第一号元素“氢”,逐步演化出92种天然元素,以后随着演化应该有更多元素出现。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随后又发现了粒子也在进化,即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之前),从能量积点状态突然爆发出宇宙质量物态。最初只有三种基本粒子:夸克、氢子、玻色子,那时的宇宙还很混沌,很简单,没有形成分化和进化。但后来,由此分化衍生出很多其他基本粒子和原子核,世界由此开始了它的无尽进化之旅。
科学哲学领域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越原始越低级的物质存在形态存在度反而越高,越高级越进化的物质存在形态或物种存在度越低。这话说白了就是,越低级的生物存活的时间将会越久,越稳定。越高级的生物,比如人,其存在的时间会越短,越不稳定。
存在度有三项硬指标:
1.在宇宙中的空间质量分布越大,就越厉害。
2.在宇宙中的时间分布越长,就越厉害。
3.上面两个系数越大,存在状态就越稳定。
例如,物理学界过去认为宇宙中物质的总质量,就是恒星系的总质量。可是近年来,天文物理学发现恒星系只占宇宙物种总质量的5%,另外95%全部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否则无法解释整个天体不断远移的现象。所谓暗物质暗能量就是,基本粒子恒态,它在质量上占据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5%,存在了137亿年却相当稳定。
所有恒星包括太阳,它的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号元素“氢”,大约占80%,第二号元素“氦”,大约占18%,其他元素不超过2%,因此恒星是原子存态。以太阳系为例,太阳占据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8大行星加星际物质的分子物质仅占0.14%。 可以说,整个太阳系就是太阳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