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气温首破20度会发热吗,南极气温首破20度意味着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02:18:44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这个冬天不太冷。今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这是有观测记录以来南极洲首次测得超过20℃的气温值;而且,今年1月也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1月,打破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141年的纪录。地球气温还在不断升高吗?会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能付出哪些行动? 南极是地球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 南极气温首破20℃,巴西科学家舍费尔在西摩岛监测到的这一温度,打破了1982年1月监测到的19.8℃的纪录。舍费尔表示,即使在夏季,这样的气温也非同寻常。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南极地区气温上升不断加速。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曾表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 科学家们同时观测到,南极海上冰川融化越来越快,有的冰川甚至后退了上百米,留下裸露在外的岩石地表。要知道,南极洲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了全球约70%的淡水,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0至60米。令人担忧的是,极地海冰的覆盖率正在不断减少。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报告称,今年1月,北极海冰的覆盖率比1981至201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5.3%,南极海冰覆盖率比平均值减少9.8%。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应该引起人类足够的警惕。 实际上,南极高温仅仅是2020年全球气温异常的开始。刚刚过去的1月,让许多人提前感受了春天的到来,被称为史上最热1月。放眼全世界,在一些本应寒冷的地区,比如俄罗斯和加拿大东部,今年1月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至少要高5℃以上。在美国波士顿,1月最高气温达23℃,是当地有史以来最热的一次,当地人已不敢想象到了夏天将会出现怎样的高温。 地球到底有多热?据统计,从19世纪到现在,全球气温升高约1℃。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七个年份全部产生于过去十年间(2010-2019),而最热的五个年份则全部来自2015年后。从全球平均气温来看,与1981至2000年20年间的1月平均温度相比,今年1月的平均温度高了0.77℃。具体到不同地区,温度的变化有着不少差异,其中欧洲地区变暖最为明显。2020年1月,欧洲地区平均气温比此前2007年1月创下的最高温度还高了0.2℃,比1981至2010年1月的30年间的平均温度高出3.1℃。在欧洲东北部地区,差异则更为明显,从挪威、瑞典、芬兰到俄罗斯,欧洲东北地区很多地方的温度均高于平均水平6℃左右。 不仅北半球,此时处于夏季的南半球也热出新高度。去年已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温暖、干旱的一年,新南威尔士州等地的温度大大高于平均水平,而且还发生了规模空前的森林大火。而干旱炎热的非洲,近来也是干旱加剧,非洲南部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地球发热了,后果很严重 为何科学家对南极洲的气温变化极为关注?据《自然》杂志记录,全球有9个已识别的气候临界点,其中两个与南极有关。一个是“南极西部冰盖加速消融、失冰”,一个是“南极洲东部正在加速消融,气候达到的临界点越多,意味着全球变暖的速度越快,越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全球变暖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此次随着南极温度首破20℃,再次给地球敲响了警钟。随着气温上升,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冰消失,对野生动物带来极大的影响,它们将失去自己的生存之地。 在一部评分颇高的BBC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摄制人员在南极拍摄时感叹“太热了”。看着后退了许多的冰川前端,还有野生动物面临的环境,他们知道气候变化对住在南极的野生动物意味着什么,一不小心就可能种族灭绝。他们掉着眼泪说:“这个地方很特别,我只希望我们能保持住这个地方,并保护它们。”南极东北部岛上的多种企鹅数量都在减少。1971年企鹅数量调查中,该岛上的企鹅总数为122550对,目前只剩下52786对。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物种名录上,曾被定义为“不用担心濒危”的颊带企鹅,现在也以更快的速度消亡。 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上升,洪水、风暴来得越发频繁,气流变化也将导致暴风雪、干旱等极端天气增多,将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困扰或灾难性的影响。 2015至2019年是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15至2016年遭遇了21世纪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直接导致多起超强台风的发生:2015年10月登陆广东湛江的超强台风“彩虹”,是70年以来10月登陆中国内地的最强台风,导致1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30多亿元;2017年,美国遭受史上最强飓风季的破坏,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在印度,仅2018年当地政府就发布了近500个高温预警,而2010年时这样的高温预警只有21个……2017年,全球共有6200万人受到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最近受人瞩目的,则是山火事件。继近两年美国西部、加拿大、亚马逊雨林、西伯利亚等山火爆发事件持续曝出后,澳洲更是经历了长达四个多月的大范围山火肆虐。 此外,冰川融化、气候变暖会让大量病毒“重见天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指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下,北极海冰的消融或加速海豹瘟病毒(PDV)传播,这种病毒对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可能巨大。而最近,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又在青藏高原冰核样本中发现古老病毒存在的证据。 保护环境需众人努力 人类已经意识到全球变暖危机,并且着手为改变现状而努力。气候系统与环境关系密切,保护环境就等同于保护气候系统。 各国科学家已达成共识,影响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气溶胶颗粒、烟尘以及太阳活动等。其中,除太阳活动外,其他三种因素都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而温室效应的加重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有关。2015年12月12日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减排协定《巴黎协定》提出,到本世纪末要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向1.5℃的目标努力。为了实现减排,世界各国政府有所行动,仍远远不够。 去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气候学家秦大河在一次科普报告中指出,21世纪末之后全球气候变暖取决于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而从目前的累计碳排放量来看,人类想要实现温度升高不超过2℃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人类需要将碳排放控制在790GtC(7900亿吨碳),但截至2018年累积碳排放已经达到了585GtC,按每年10GtC的标准排放,到2038年就会超过既定目标。”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也表明,在未来十年,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每年下降7.6%,才能将全球变暖的上限控制在升温1.5℃的水平。 从宏观上看,气候变化与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密切相连;从微观上看,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小事行动起来,减低碳排放,生活得更环保。有效阻止全球变暖的小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用荧光灯代替白炽灯;使用空调时冬天调低2℃,夏天调高2℃;定期清洁炉灶和空调,或更换过滤装置;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定期给冰箱或冰柜除霜;重复以及减少使用购物袋;减少食物的浪费;尽量少开车,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保护森林资源……你做到了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