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怀远,
满目苍茫;
极目秋色,
千万风光。
秋意浓,天转凉。
菊花黄,傲然放。
遍插茱萸思念长,
人间最美是重阳。
九九重阳时序深秋,天高云阔,佳节又至重阳。
古人认为“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为重阳,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也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故重阳节也被称为敬老节。
登高望远九九之说,在中国文化中极有意义,九九归一,有归根到底之意;九九八十一,象征终极。
物极必反,九是阳盛到极点,再往下便要回到一,九九重阳相逢,在这样的意义上既是大吉又是大不吉,所以重阳节的风俗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避恶禳灾,如登高、插茱黄、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在少年中,重阳节不只是贪恋那口糕点了,活跃的年纪,恰逢时宜的风筝成了孩子们追捧的对象。秋高气爽的天气,万里无云,五彩斑斓的风筝成了空中的焦点。
传说,重阳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只要风筝飞的越高,晦气便会离得越远,然而,对于只享受畅玩乐趣的少年们才不会想到这些。
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呼朋引伴,迎着秋风,向着远方,无风时奔跑,风起时摇臂,起起落落,欢欢乐乐,做个风筝一般自由的少年,无畏向前。
遍插茱萸少一人《西京杂记》最早记录了重阳节。汉高祖宠妃戚夫人有位侍女贾佩兰,出宫后曾说起在宫中时,日常无事,四时乐事甚多,每逢九月九日便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蓬饵”指的就是“重阳糕”,取“糕”与“高”谐音,有时候人们还会在糕上放置小鹿数枚,号为“食禄糕”。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东汉汝南的桓景,跟随道家高人费长房游学。有一天, 费长房告诉他: “九月九日,你家有灾。让你的家人赶紧做些茱萸絳囊,绑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除此祸。”桓景就带着全家人避祸山中,后来回家,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
从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王维有诗:“独任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信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酒趁年华
对于岁月的流逝,对于生活的感悟,不以新火试新茶,还得诗酒趁年华。
白驹苍狗,韶华易逝,重阳节留给老人的,仅剩无限的怀念与感悟,登高望远,盼儿归家,所有的想法乐趣都限于能力所及。
身体尚佳的,择一处离家近的山头,清晨便与同老伴一起,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着登顶,望一眼层林尽染的秋色,叹一声又是一年消逝。
古人传说,重阳是辞秋,是向秋天告别的日子,然而,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告别的秋天新的一年又将崭新到来,而等待它的人儿则苍老了容颜。
人生易老天不老,我们挥一挥衣袖,告别的不是依依不舍的秋景,而是年轻时的自己和永远回不去的过去。
回首人的一生,那些曾经以为的好的、坏的、喜爱的、厌恶的都只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身边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手头的物换了一个又一个,而只有时间,一直陪伴着我们,追赶着我们,终究把我们推向了生命的终点。
珍惜光阴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篱前花开,片片金黄。
从一声啼哭呱呱落地,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再到寂静无声告别世界,时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带来了无尽的遗憾,但这终究都是我们的一生,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一生。
恍惚间,才惊觉,那些逝去的,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