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拉炮的内部结构
这种如此方便,一拉就响的娱乐工具,在物质缺乏的年代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欢乐(和混合双打)。它是什么样的工作原理呢,里面装的是什么神奇的药物?
那个时候这么神奇的东西就勾起了很多小孩子的好奇心,他们会拆开来看里面都是些什么。明星黄景瑜就曾经谈到过,他小时候也曾想掰开看里面的药物是什么,掰不开后用牙咬,结果在嘴里爆炸了[捂脸][捂脸]
其实拉炮内部的构造也极其简单,就是将高敏感药物跟一小段折叠起来的棉线一起紧紧包裹在一个小纸筒内。因此当我们用力一拉两端的棉线时,炮身内折叠的棉线就会跟药物发生摩擦,进而引燃该高敏感药物发生爆炸。
由于拉炮不需要引燃,直接一拉就响,这种使用特性决定了里面的药物必须是高度敏感的。因为高敏感药物仅需要轻微的外界刺激下就能被引爆,如被下落的羽毛轻触,一滴水,一次小的静电放电等。 因此棉线跟火药的摩擦是可以成功将它引燃的。
那么问题来了,拉炮里面用的是哪种高敏感药物呢?
三、拉炮使用的火药
2009年《水上消防》刊登了一篇文章,1981年临近春节期间,浙江一位陈姓男子批发了一批拉炮去上海,准备发一笔小财。他把一小部分拉炮装在老式的旅行袋里,然后提着行李袋先去看看销售行情,走着走着为了节省力气,他就把旅行袋掮到右边肩膀上,这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该男子也因此命丧黄泉,半边脸和右手都被炸没了,现场极其惨烈。所以,拉炮其实是有安全隐患的,你小时候有没有被拉炮炸到过呀?
这篇文章明确指出,拉炮里的药物通常采用氯酸钾为强氧化剂,跟其他有机物等强还原剂(可燃物)混合,敏感度极高,因此才能轻轻一拉就炸。但是拉炮在生产运输的过程中的磕磕碰碰也容易导致其发生爆炸,上述的陈先生就是因此而丧命的。
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初中化学讲过它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性好,价格低廉,有效含氧量高,不需要从外部吸收热量即可分解,燃烧温度低,点火容易,具有更明亮的火光和声响,这些得天独厚的优点决定了氯酸钾天生就适合制造烟花礼炮,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宝藏原料。
但是氯酸钾也有缺点,它跟硫磺等可燃物所制造的火药,撞击,摩擦敏感度很高,一丁点的撞击就能引发爆炸,而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是免不了磕磕碰碰的,就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烟花行业中90%的事故都与氯酸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