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注释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
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曾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
世人常把他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有《元氏长庆集》。
取次:循序渐进。
半缘:一半是因为。
二,译文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
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
都不足观。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
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
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三,赏析
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
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
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
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
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
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
喻意并不明显。沧海无比深广
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
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
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
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
“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
看上眼了
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
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
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
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
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
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
也确乎是很少有的。
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
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
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
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
“半缘修道半缘君”呢?
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
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
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
另外,这里的“修道”
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
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
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
“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
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
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
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
未免太不了解诗人的苦衷了。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
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
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
“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
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
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
。张弛自如,变化有致
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
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
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
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