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
其实这个字最早不读“咦”,而是“噫”,要读一声【yī】。这可是一个种非常古老的语气叹词,来头非常大,被广泛用于官方的正式表达之中,古人甚至觉得蛮高雅,用来表达某种情绪。
如孔子在得知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突然英年早逝后,悲痛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唉!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上天是要我的命呀!”体现了孔子真挚的痛惜之情。
孔子周游列国
这可是记载在《论语》里的,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为何能广收各国南腔北调的弟子于门下,大家还能听得懂他的教诲,他也能听懂大家说的啥,还能周游列国不带翻译,您知道为啥吗?
就是当时各国之间有一种周朝官方认定的类似普通话的“雅言”,代表中原正宗,大家都讲雅言,所以沟通无碍。
庄子
而《论语》肯定是雅言写的,“噫”,就是一个很风雅经常出现的高频字。
再如明代人写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三弟张飞不听大哥建议,终因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害。刘备听闻张飞就这么死了,“噫!飞死矣。”
也有的说法说,你看,刘备二弟被*害,哭得昏死过去,倾全国之兵伐吴替关羽复仇。
《三国演义》剧照 刘备听闻张飞死讯
但张飞被*,就说了,“噫!飞死矣”?看来,他不待见张飞啊。其实不是的,“噫”,不能读得平平淡淡,“啊?张飞死了?”
“噫”,这里应该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呼,震惊道:哎,三弟啊,你怎么走了啊!也显得句子很口语化,可见是刘备登上听闻噩耗的真情流露。
所以,你看,作为河南方言中的“噫”,传承的乃是悠久的中原雅言,可以生动鲜活地来表现某种情绪,本身就是历史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