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这么一个正常的知识分子在满清时期,极不受待见,没了学费,只能辍学,回来后,被当局轻蔑,排斥,迫害,无处容身。只能在私塾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读到这里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也是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只能在私塾里自我陶醉诵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而范爱农这位现代知识分子也只能如此谋生,当时社会是什么样一种现状,让这些人都无法容生,根本不需要费过多的笔墨去描述。
写了范爱农的为人,虽有些怪,却令人觉得可爱。无论是绍兴重聚时的一见如故,还是日后喝酒时谈的“愚不可及的疯话”都揭示了,范爱农和鲁迅先生一样痛恨封建社会,对残酷*害革命者的行径愤努之极, 另一方面对鲁迅早期因为“绣花鞋一事故意抬杠”,另一方面对发电报作用表示怀疑,所以不赞成发电报。
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一个黑暗的社会也呈现在眼前。
鲁迅、范爱农一直从事的革命,随着武昌起义的打响,满清终于落下帷幕,民国会好一些么?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范爱农当时对革命是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长”
了了几句,就道清楚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只是换了一张皮,骨子里还封建社会的反动势力。
这里有一个人王金发,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中国近代革命史一位革命者。1905年冬王金发在日本与鲁迅初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俩在绍兴有过一段从亲密合作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交往过程。
辛亥革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军阀横行的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国内一下子冒出很多都督,王金发当时就任绍兴都督。
王金发当了都督以后自然门庭若市,当地大小人物先后拜访他,也包括是当地革命党人和知识分子,鲁迅和范爱农就是其中之一。鲁迅当绍兴一家中学任监学。见到鲁迅,王金发很高兴,委任他为山会初级师范学校监督。
范爱农也有了正常的工作,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除了那件布袍子,改变了很多,不喝酒了,也不闲谈。他办事兼教书,非常勤快。这一争,鲁迅都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出了自己的兴奋和赞佩。而这一切,又都是为写范爱农的不幸作了铺垫,使读者在看到范的死讯时,也和作者一样怅然若失。
然而,在那种环境下人是会变,周围全是一帮溜须之徒,王金发逐渐走向背离革命的方向。
鲁迅等革命党人办了一张《越铎日报》本想监督军政府,语气比较激烈,已经摇身成为当权者的革命者,与真正的革命者之间的矛盾开始爆发。鲁迅后来在谈起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办报时,曾说过是害怕王金发走向腐败,要用舆论监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