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超和传统家门口商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用户需求差异,
我们去大超市都是为了大量购物、囤货;
去门口超市只是为了解决眼下之急没有明显的囤货需求。
但是小区这么多超市,
除了解决基本需求,商家还能从哪些渠道比别家多获客?
我总结了10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去做。
1.24小时营业
我们小区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店,
有一次加班深夜回到家只有这家开,
从那以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都会在这家买东西,
就像找到了“归属感”。
这种感觉只有深夜归家的人才有体会。
店与人之间一旦产生微妙的感情,
再让用户去替换别的商店是很难的。
2.送货上门
顾客结账的时候可以分发一张卡片,
卡片包含2个信息:
一个是醒目的“送货上门”,
另一个是“线上下单,即时送达”。
这样做提高了用户的替换成本。
来我们这买过东西的每一个人,
一旦习惯了我们的服务,
就会因为替换成本的增加而固定。
送货上门设定门槛15-20元起送,
注意节约人力成本;
线上下单利用“得有店”这一类的小程序工具,
结合其中“拼团”、“秒*”的营销工具去运作,
线上下单,线下接单,即时配送。
3.合理使用微信群/公众号
建一个社群,
社群以利益刺激+用户诉求满足为诱饵,
把二维码大量分发给进店顾客,
刺激用户加入社群。
流量积累到一定数量时,
群主需要在群里和公众号定时发布小区便民信息,
比如招聘信息、租房信息、实事新闻,
营销活动板块放在晚上发放。
4.收银台货物摆放规则
这一点参考的是便利店的洗脑玩法,
收银台能多长就多长,
除去收银柜其他地方拜访鲜食,
比如便当、三明治、关东煮、烤肠等毛利高的商品;
还有口香糖、精美的小包餐巾纸、
外观好看的电子烟等增加提篮率的商品。
5.便民服务信息
桶装水、天然气。
最好能从品牌和品类利用资源垄断小区,
此处不多讲。
6.好友帮忙砍价
上面说到了小程序和公众号,
这两种都是基于微信环境下的线上商城。
想要提高竞争力就要汲取传统商店的盲区流量。
这两个板块正好符合盲区流量的概念。
如果没有微信商城,
可以去开通一个,很快捷。
现在网上有非常多的实用工具,
“一键开店“”一键生成“到处都是,
有一家免费试用的,个人觉得用起来不错,
叫“得有店“,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好友砍价这个环节在拼多多里被利用到极致,
商家在商城后台的“营销工具“里找到拼团,
创建一个拼团活动就可以了。
在后台设置里找到首页界面,
在最醒目的位置放上某款促销商品,
这种商品必须满足高毛利的条件,
并且最好属于快消品。
比如某新品原浆纸巾原价24.9元一提,
好友拼团3人成团,成团价12.9元。
拼团玩法把商店原有老客户身边的潜在客户进行了充分挖掘。
7.灯光效应对超市有巨大影响
如果商店里一进去灰蒙蒙的,
完全没有购物*,
建议白天也要开着灯,
不要因为电费而把这么重要的条件取消。
生鲜水果区用冷色调的蓝绿色为主,
突出商品的新鲜、无污染,
这类色调会让商品显得水灵;
休闲食品区这类副食是非必需品,
所以调动消费者购买欲是首要目的,
建议采用柔和的暖色调灯光,
但是上方有一排灯带,
必须保证光线虽然柔和但并不暗淡。
其他日化及百货区域主打冷光,
蓝色光线使得商品逼格倍增显贵。
收银台瓦数高就好。
8.至少有一类商品是别家没有的
比如进口专区、跨境商品。
这类商品看似价格高实则找对渠道非常便宜。
俄罗斯紫皮糖、提拉米苏、巧克力等;
还有泰国的护肤品等。
弄一个专区放在明亮位置,
绝对会给你的商店贴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
如果商家有渠道的话也可以是别的产品,
选品标准就是价格中肯不贵,渠道新颖。
9.不起眼的商店卫生
商店卫生着重地面清洁、
生鲜区商品的新鲜程度、
收银台摆放物件是否杂乱、
标签是否明显,
等等多个细节。
顾客太在意细节了,
小小的细节带来的用户习惯。
10.收银时别忘了一句话
我印象非常深刻,
每次在我们小区一个固定超市买东西的时候,
老板总是能记住我是谁,
她的一句话:今天还是老样子吗?
让我瞬间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无论方不方便,
我更愿意多走几步路来到这个“家“购物。
其实做生意做的就是人,
当你记得住每个客户的喜好,
尊重他们的选择时,
他们给你的回报往往是翻倍的。
思考一下,你是否能让你的顾客记住你?
又能否记住你的顾客?
以上是我的分享,
不过话说我实在是太喜欢钻研细节了,
细节能决定一门生意好坏,
更能定一个人的成败。
不管我们是做小超市,还是大商场,
做好以上细节,
生意不会差。
我是红酒,
专注实体店盲区流量。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1)用产品抵进场费。在和超市谈判的时候,要尽量采取用产品抵进场费的办法,这对我们来说,不仅降低了进场费(产品还有毛利),也减少了现金支出。 (2)用终端支持来减免进场费。 商场与超市宣传支持有:卖断超市户外广告牌、广告位等,也可以为超市制作相关的设施和设备。比如,店招、营业员服装(童装可做)、货架、顾客存包柜、顾客休息桌椅等。但要注意的是,这上面全部要打上产品的广告和标识。 (3)尽量支付能直接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哪些是能直接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哪些是不能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 能直接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有:堆头费、DM费、促销费和售点广告发布费等。 不能直接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有:进场费、节庆费、店庆费、开业赞助费、物损费、条码费等。 不能直接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对我们来说几乎不会产生什么效果,而堆头陈列、售点广告位、促销导购员、特价促销却能给我们带来明显的销售增长。因此,我们在谈判的时候,应该尽量地减少不能给我们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尽量支付能给我们带来销量增长的费用。 4、利用关系资源,做好公关 我们应该整合客情关系资源,多与商场与超市的采购人员沟通,比如说,多举办一些联谊活动,培养和采购人员之间的感情,这样,进场费等各项费用也许就会调低一点。 同时,我们可以采用“曲线公关”的策略,利用和超市采购员熟悉的老同事、老朋友来牵线,或者通过与我们有关系的卫生、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出面,跟超市打个招呼,请他们特别关照一下。当然,这种“曲线公关”的策略,只有在二三级城市的超市才有用武之地。 二、做好超市的十大策略 1、仓储经理、营业经理、财务经理、柜组长、库管、财务出纳是超市运作的关键人物,我们跑超市的业务代表应该有较强的公关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在这之前,要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 2、多与超市联合搞促销活动,进行感情投资,增进双方的友谊,加强交流和沟通,稳固这种合作关系(促销应注意考虑双方利益); 3、在连锁超市评选销量最大或销量超额率最高的冠军店时,应该给予这个店经理和员工奖励; 4、在特殊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里,可以为超市提供带有集团公司标志的圣诞树、灯塔、拱形门等礼品; 5、当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满XX元时,可送给他一份集团公司礼品; 6、在超市庆典(如店庆)时,可提供特价、免费产品等; 7、尽公司职责,尽量做好售后服务; 8、经常请超市运作的专业人才,给业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比如,对超市员工进行系统化的乳酸菌专业知识培训讲座等; 9、教育并要求超市业务人员(包括理货员、促销员、业代)在工作过程中,必须考虑超市的利益,避免给店方制造麻烦。如:促销、理货人员要统一着装,注意仪表,规范行为举止;产品、促销品摆放整齐有序,手绘POP整洁美观;如有较大量的工作时,如打堆头,应该尽量避免在超市高峰时段进行,如有需要可移到晚上进行。 10、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店方员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