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之 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 必牛失之 是什么意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5-04-29 07:21:29

知己之 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 必牛失之 是什么意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是什么意思(1)

译意:知识能力达到了,但是不能用仁义来守护它,即便现在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注释】「知及之」,“知”:知识。“及”:达到。“之”:人心。「守」,持守、保持。「庄」:庄重。「莅」,视,观察。「动」:行作,行持。「善」:至善之境。

【译文】孔子说:“知识已经得到并影响一个人的心,但却不能持守仁德,这样虽然得到了知识,但必定会因为没有正心正念的根本而失去它的意义。知识已经获得,仁德也能够持守,但不能以庄重严肃的态度体察万物,这样民众不会生起恭敬之心。知识已经获得,仁德也能够持守,并能以庄重严肃的态度体察万物之幽微,但行作时不能以礼来规范,这就还没有达到至善啊。”

译意:知识能力达到了,但是不能用仁义来守护它,即便现在得到了,也一定会失去。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注释】「知及之」,“知”:知识。“及”:达到。“之”:人心。「守」,持守、保持。「庄」:庄重。「莅」,视,观察。「动」:行作,行持。「善」:至善之境。

【译文】孔子说:“知识已经得到并影响一个人的心,但却不能持守仁德,这样虽然得到了知识,但必定会因为没有正心正念的根本而失去它的意义。知识已经获得,仁德也能够持守,但不能以庄重严肃的态度体察万物,这样民众不会生起恭敬之心。知识已经获得,仁德也能够持守,并能以庄重严肃的态度体察万物之幽微,但行作时不能以礼来规范,这就还没有达到至善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