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衡
(读音)徐[xú]衡[héng]
(来源)1.徐:①以国为氏。春秋时,徐国被吴国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②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
2.衡:①出自伊姓,以官名为氏。是商汤的贤臣伊尹的后裔。②出自改姓,以地名为氏。三国时袁绍逃离曹操追捕改姓为衡。③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始祖为公子衡。
双人旁姓氏:
【徐】源出嬴姓。
相传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遂分封其子若木于徐国(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姓名人: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徐光启:明代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宗教人士。
徐世昌: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总统。
徐敬业:唐朝将领。
【後】
后(Hòu 後)姓源出有三:①出自太昊氏,後照的后代姓后。②出自共工氏之后,以官名为氏。③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
後与后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姓氏,在今天都简写成后姓,不分彼此。过去,後氏是传说中上古时期东夷族首领太嗥的后代子孙。太嗥又称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别称。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太嗥孙後照之后,今开封有此姓,望出东海也。”由此可知,後氏是以“王父字得氏”。
【司徒】
司徒姓源出有二:①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后代。②春秋时,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期任司徒,其后也称司徒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