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篆的书写材料是竹简、铁器、石碑。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
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
竹木简赎一直是最为常用的书写材料,简册也是早期的书籍形式。其次就是玉石薄片。而最高级的当属帛缯之类的丝织品,其文字之迹则被称为帛书与缯书。缯帛书常常有条状的界栏,红色者称朱丝栏,黑色者称乌丝栏。
先秦至秦代的文房用品用具已初具规模。“四宝”之中虽无纸张,但可以代之以嫌素。先秦以至秦代,已为后代的“翰墨之道兴焉”准备好了欲善其事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