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包括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在人际交往中,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而礼仪在言语和动作上的恰当表现则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注重礼仪,可以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从而避免不文明的言行。
具体来说,文明礼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仪容仪表:个人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包括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洗澡,讲究梳理和勤更衣勤洗手等。在公共场合,应避免进行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不雅行为。
穿着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穿着应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同时要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合。
言谈: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使用敬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是表达尊敬和礼貌的基本方式。
仪态举止:谈话时的姿势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