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记录曲谱的主要方式是用简谱和琴谱。简谱是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音符和节奏的一种音乐符号记谱方法;琴谱是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弹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的一种音乐符号记谱方法。
古人还会将曲子嵌入到诗词中,通过诗词的形式来传承曲谱。此外,古代的曲谱也会进行口传,靠经验丰富的音乐家进行现场演奏和教授,这也是古代音乐文化得以长久传承的重要方式。
中国古代最常见的记谱方法是工尺谱。工尺谱因用工尺等字记写音名而得名。
记载工尺谱最早的文献见于北宋,可见其历史悠久。
关于它的来源,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中国自有,也有人认为来于异国。近代常见的工尺谱,一般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八、五、乙,相当于简谱5,6,7,1,2,3,4,5,6,7。高八度谱字以末笔上挑或加单人旁表/5〇低八度的谱字除“六”作“合”,“五”作“四”外,其余各谱字都以末笔向下撇表示。工尺谱用“、”或“X”以及“〇、籲、A”等表示节拍。记写的格式是竖行,从右至左记写。一些乐曲谱是斜行记的,称为“蓑衣式工尺谱”,例如昆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