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诵读第1课是《静夜思》。这是一首由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描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中思念故乡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月亮的明亮和寂静的夜晚,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朴素而深刻的语言,诗歌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对家乡的回忆和情感共鸣。这首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著名和广为传诵的作品之一,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通过诵读《静夜思》,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观潮 课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提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