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现状如下:
1.保存情况:由于各种原因,长城的不同段落保存情况不同。有些部分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日晒,已经有所损坏,有些则经过修缮得以保留,还有一些段落已经被人类所破坏。同时,长城也面临着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威胁,需要加强保护。
2.旅游资源:长城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拍照、登高远眺。同时,长城周边也有许多旅游项目,如马术、滑翔伞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活动。
3.文化价值: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长城的建筑风格、防御工程、军事设施等方面都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技术和文化水平,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长城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建筑工程,全长约21,196公里,跨越中国北方的山川草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长城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全长超过万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长城的基本现状如下:
1.风雨侵蚀、树木撑坏墙体现象严重:长城的墙体大部分是砖石结构,但因为常年的风吹雨打,不少城楼已经摇摇欲坠,夏季一场暴雨就可能被冲塌。除了夏季暴雨,长在城墙缝里的树已成了这些地段长城最大的危害,不少城墙缝里都长出了树,有些甚至长在了敌楼上,墙体被树撑坏的现象十分严重。
2.维护不善:由于缺乏维护,长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游人破坏、野生动物破坏、自然灾害等都对长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由于长城的维护经费有限,很多地方的长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倒塌。
3.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据2014年中国长城学会调查显示,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以明长城为例,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而74.1%的保存状况较差,整个古长城30%已消失。总的来说,长城的保护状况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采取措施来保护长城,但仍需要更多的人们参与到长城的保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