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纳特太太当成一个愚蠢、可笑的“负面”人物看待的。可能是因为作者本人,一直在用诙谐的旁白贬低(diss)班纳特太太。
她没有文化,跟丈夫班纳特先生根本没有情感上的交流,自诩高雅理智的班纳特先生甚至以戏耍太太为乐;她世俗鲁莽,不善于思考,管理不了情绪,用自己的“神经衰弱”折磨着身边的人;她张扬且缺乏教养,时常说不合体的话,做不合体的事,她暴漏出来的粗野总是让伊丽莎白感到羞耻和尴尬。直到故事最后,作者才写到,因为五个女儿都得到了满意的归宿,所以班纳特太太竟然成为了一个“头脑清楚、通情达理”的女人。我第一次看到这里,觉得这真是个人人都变得幸福的童话般的美好结局。
等我长大了,开始学着自己思考问题,明写的旁白和主角视角的思路对我的影响也开始下降了。我开始不自觉的用功利的思维看待这本书从头到尾发生的好事和坏事。
从源起,看到过程,再看到结果,撇去那些情感是非,我发现班纳特太太是最早看清现实的人。她至少立项且促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就是大女儿吉英(王科一版翻译)的婚姻,而这首个项目的成功,或者说铺垫,成就了后续项目的顺畅。
班纳特太太的理智
我觉得班纳特太太是个对现实看的挺透彻的人。伊丽莎白等人始终觉得班纳特太太没有见识,甚至是反智的,我却觉得只是她的见识跟他们的不一样。班纳特太太的见识不是来自书本或者教育,而是来自于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