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魏国起兵伐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不敌,派使向齐、韩两国求救。
韩国当时的国君是韩昭侯,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近臣申不害:“申爱卿,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救赵国?
申不害刚给韩昭侯打工不久,还处于磨合期,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合老板的心意,于是说:“君侯,这是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请君侯容我考虑考虑,再做答复。
申不害告别韩昭侯后,不是闭门思考,而是私下找两个名叫赵卓和韩晁(cháo)的大臣,先把他们猛吹一通,然后说:“当此国难,理当为君进言。为臣子的,进谏不一定被采用,不过是尽忠罢了。
赵卓和韩晁不知是圈套,于是傻乎乎地去给韩昭侯进言,一个主张救赵,一个主张不救。申不害呢,则在暗中观察老板聆听时的神情
听了一会儿,申不害大致摸清了韩昭侯的态度,知道他是倾向于救还是不救赵时,再次进谏。韩昭侯一听他与自己观点一致,十分高兴
这是什么?这就叫“先射箭,再画靶”,一定是“命中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