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渴而穿井
【拼音】: kě ér chuān jǐng
【解释】:因渴盼水,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应该是“如饥似渴”。如饥似渴,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这则成语意谓如同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般,比喻迫切需求。成语出处,“迟奉圣颜,如渴如饥。”(三国·魏·曹植《责躬》)[1]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如饥似渴”。运用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吾儿一去,音信不闻,令我悬望,如饥似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