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搞清楚窝点的水底是不是干净。首先考虑窝中是不是有淤泥,如果有淤泥,饵就后会直接没入泥中,鱼无法看到饵。解决办法,可以下拉浮漂,钓轻离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饵料的选择。饵料的味道不好,适口性差,鱼也不喜欢张口吃。解决办法:换一下钓饵,或者在饵料中加一些虾粉或者红虫粉,以改进饵料的适口性。
三、钓组的调整是不是对路。如果钓组调整不合理,钩头太钝了,或者钩太大,线太粗都会对鱼是否咬钩有重大影响。
四、要关注一下天气因素,是不是气压过低,温差是不是太大,温差大在春天是常见问题。气压低,温差大,鱼基本上是不开口,这样就只能回家下次在钓鱼了。
五、鱼层上是不是出现了问题。随着饵料的雾化影响,也会造成鱼层的变化,所以有些时候钓底时很难钓上鱼时,可尝试往上钓,去找鱼层,找到合适的鱼层才能钓到鱼。
根据目标鱼调整子线粗细窝里有鱼,就是不上钩,首先检查子线的粗细和鱼钩的大小适合适合鱼儿的体型。如果鱼儿个体较小,尽量选择较轻、较细的子线和鱼钩;如果个体较大,可以选择较粗、较重的鱼钩和子线。比如,鲫鱼的体型偏小,如果子线过粗,容易档口,鱼儿很难咬钩。一般鲫鱼低温的时候选择0.4-0.6的子线即可,如果高温的时候选择0.8左右的子线就好。
2.
调整饵料的比重和味型钓鲫鱼用面饵抽窝的方法,即使饵料不对口,也能把鱼儿聚集起来,但是鱼儿进窝后就是不吃饵料。怎么回事呢?考虑两个原因:原因一是:饵料过重,导致入水后直接落在淤泥里,被淤泥裹住了。鱼儿看着嘴边的食物只能干着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钓灵或减轻饵料的重量和比重,便于鱼儿吃食。原因二:饵料不是目标鱼的食物。这时候可以通过添加小药的方法,改善鱼儿味型。我后来遇到这种情况后,发现是饵料不对口的原因,我就在我开好的面饵里取出了一部分,然后添加了几滴垂心者利诱,这款小药是味道极香的青草味,入水后的传穿透力很强。而且这款小药里面含有DMPT素,具有”鱼咬石”的称号,即使不饿的鱼儿也有疯狂进食的冲动,不怕鱼儿不咬钩。而且它里面从鱼类身上提取的天然荷尔蒙对鱼儿的吸引力非常大,比普通诱饵的上鱼更快。当然,如果你有带蚯蚓、红虫等也可以试试,效果更好。
3.
鱼群活跃的水层我们在找到了有鱼窝还不够,好需要找准鱼儿活跃的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