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寺碑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850年,沙俄侵占庙街,设立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名字为命名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哨所。
1858-1860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获取了我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至此,黑龙江下游成为了俄罗斯的内河,黑龙江的名称亦被俄方改为“阿穆尔河”。
庙街人口约2.1万人。在1880年以前,庙街一直是沙俄滨海边疆区的行政中心,直至滨海边疆区一分为二。其一沿着鞑靼海峡南下,被海参崴取代,其二沿着黑龙江溯流而上,被伯力取代。
庙街所在的黑龙江出海口,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很多人不知道,黑龙江干流全长约5500公里,仅次于长江、黄河,是世界第六大长河。其中,中俄两国界河长约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约1400公里。黑龙江支流众多,水系发达,其流域面积超过了长江流域面积。
黑龙江干流江阔水深,从漠河到庙街入海口,属于三级航道,可以通航1000吨级的船舶。
但也受制于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从每年的12月底到来年的4月底,是黑龙江的冰期。
同时,庙街所在的黑龙江出海口,河道年久失修,淤沙堆积,只能停靠中小型船舶,不能停大船,以致主要作为海运与河运的转运港。
从庙街到库页岛,航线长约83公里。从庙街南面到库页岛,最窄处仅7.5公里。其间的鞑靼海峡深度在3-20米之间。
庙街与库页岛中间区域(物流启示录制图)
从卫星图可以看出,庙街所处的大陆与库页岛有渐渐合拢的态势。如果把黑龙江换做长江、黄河,其所携带的泥沙流量将在50年后填满鞑靼海峡北端。
可以预见,再过两个世纪,鞑靼海峡北端将成为浅滩,鞑靼海峡也就变为鞑靼海湾,库页岛将由海岛转变成为与大陆相连的半岛。黑龙江出海口会改变河道,干流转由北上,注入鄂霍次克海,一部分支流南下,注入鞑靼海湾。
无论庙街所在的黑龙江出海口地理如何变迁,但其出海口的价值依然存在。毕竟黑龙江有巨大的流量,无非是大船改小船而已。600吨级的驳船通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其中有一个发展机遇,就是从黑龙江省的抚远,经伯力、共青城到庙街,打造一条渔业通道。黑龙江下游有丰富的淡水鱼资源,庙街出海口连接鞑靼海峡、鄂霍次克海,那里有丰富的海水鱼资源。而庙街,具有捕捞渔船的制造底子,也有鱼类加工厂。
远东渔业走廊(物流启示录制图)
抚远本身也是我国东极鱼都。这条对俄渔业通道打开之后,再通过“抚远-哈尔滨-内地”,构建一条通往我国内地的渔业大通道。抚远东极鱼都不仅能够成为泛东北亚的一个重要渔业集散中心,也能够成为供给我国内地的优质渔业基地。
1413年,亦失哈黑龙江出海口的一处名叫特林的石崖上,修建了永宁寺,在遥远的远东地区响起悠悠的钟声。
1904年,永宁寺开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残存的钟声在历史的遗梦中久久不能散去……
永宁寺的钟声(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