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观礼马云,马云受到接见

首页 > 军事 > 作者:YD1662022-11-21 02:41:18

“人工培植草菇”,在潮汕尚未有人做过,谢易初在一个叫“关脚”的地方找到了一块园地作为育圃,在老农的鼓励指导下,认真地培育起草菇来。

经过了多次反复地尝试,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乡里人赠给他一个绰号:“草菇佬”。从此,少年谢易初更加增强了对园艺活动的信心。

1921年,欧洲战争打响,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互殴”让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点复苏的迹象,于是,谢易初起了“创业”的想法。

彼时的澄海县织布行业如雨后春笋,十分活跃,家家户户都能听见织布机的声音,决定做的谢易初与人合作,办起一家小型织布厂,名“光大”。

谁知,第二年,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八·二”台风(俗称海风潮)突然发生了,位临海边的“梦工厂”彻底粉碎,这场历史罕见的风暴狂潮,吞噬了谢易初的“事业梦”,让他损失惨重,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刺激他创业的梦想。

国庆观礼马云,马云受到接见(5)

思考良久,他决定离开家乡,去往泰国曼谷,实现自己“事业梦”,于是26岁的谢易初背井离乡,离开了他依赖的家乡,开始了海外坎坷曲折的开拓生涯。

来到曼谷,在同宗的帮助下租了一间小屋,靠仅有的8个银元,同他三弟谢少飞做起了菜籽生意,开了一家店“正大庄”菜籽行,寓“正大光明”之意。

兄弟二人在巷口租下的这间小店,陈设简陋,只有十平米不到。原本以为在以农业为主的泰国能够获得很好的生意,却未曾料到好菜籽早已被当地的少数商人所垄断,拿不到好货源的谢易初兄弟自然很难在这块市场中存活,生意一片惨淡。

国庆观礼马云,马云受到接见(6)

据易初先生的《自传》说:“初到各名产种子均被扫办,若干普通品种则被舍弃,乃赶速办名产种籽接市,惟却遭受种籽商之杯葛。”好的种子早就被人控制,差的被丢弃不用,想要快速弄好的种子开店,却被其他人排挤。

为了摆脱垄断,谢易初采取四项措施,一,亲自采办,选取优良品种,二、组建亲信,聘请优秀人才,三、进行实地调查,及时交流信息,四、建立示范种植区。

这一招对曼谷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选种有样板,种田有标准,让“正大庄”业务拓展迅速,在同行里崭露头角,成为当时有名的商号。

1931年,正当谢易初要大展宏图,开垦良种基地的时候,突然,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突然爆发了!

国庆观礼马云,马云受到接见(7)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谢易初受到很大的心理创伤,暗自痛恨自己不能为国家出力,同时泰国商情也遭到极大的波动。

返回泰国后,谢易初开辟良种基地,但因气温问题,收成极不理想,他并没有放弃,甚至独资开辟良种基地,坚持长达5年之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正大庄”被迫停止一切商务,谢易初无法返回曼谷,只能在新加坡吉洞渔村栖身,和移居该地的谢氏宗亲们一起生活3年8个月,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谢易初才辗转回到曼谷。

这时候“正大庄”的财政岌岌可危,仅存百米百余仓,至此谢易初20年之余的血汗,毁于日寇一炬。

重整旗鼓”!这是谢易初战后提出的第一声响亮的口号,也是发自一位实业家灵魂深处的呐喊!

据他在《自传》中回忆说:“抵曼谷后发现正大财政上仅存白米百余仓而已,乃征集合利二万铢,重整旗鼓……”谢易初抓住有利时机,旋即独当一面,经营鸭毛出口,获利甚丰,而为正大经济之转捩点。

经过一番艰辛的拼搏,“正大庄”重获新生,开始迈向新的商业台阶。

二、

正大庄的生意渐入佳境,谢易初也有了六个儿子,分别是正民,大民,中民,国民,华民,民民,不过由于老五和老六早夭,后来就剩下“正大中国”四兄弟。

国庆观礼马云,马云受到接见(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