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拉膛线,数控车床怎么拉膛线

首页 > 机械设备 > 作者:YD1662023-04-18 16:23:19


  八九式掷弹筒在结构设计上,有个很巧妙的点。

车床拉膛线,数控车床怎么拉膛线(13)

  旋转这个钮,就能通过齿轮带动炮筒脚里的转动环,从而让螺杆上下移动,小榴弹距离炮口的距离就会改变。它被击发后,燃气从弹底喷孔喷出,推动它飞出炮膛,推行的距离就是从螺杆顶端到炮口。螺杆越靠后,燃气推动榴弹的距离越长,速度越高、射程越远。这也相当在调节“炮管长度”。
  这样调节射程,好处是精度高:射手只要保持姿态不变(即仰角不变),旋钮稍微转动一点,“炮管长度”就能变化一点,从而让射程微变。这要比改变炮管仰角,精准得多。当然,因为弹道很弯曲,这样的调节也需要射手具备很高的经验,能从弹着点偏差几米,快速准确地换算出自己需要旋转多少。
  掷弹筒虽然使用方便,但其瞄准、射击精度主要依仗射手的训练水平。第一发都只能是概略瞄准,然后根据偏差进行调整。射击后坐力难免会导致手的震动,影响弹道。抗战初期,日军士兵都是久经训练,因此掷弹筒打得很准。到二战后期,日军老兵大多已阵亡,新兵训练时间短,特别是对没有精确瞄具的掷弹筒,练得更少。因此当时就有日军高层建议取消掷弹筒。

  不只八路军看到了日军掷弹筒的作用。早在1934年,国民党政府就开始仿制日本的掷弹筒,但仿的是大正十年式,性能一般,没有大量装备部队,只是借此培养了一批相关的技术人员。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和淞沪会战中,流血地切身体会到日军掷弹筒的厉害。当时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和“鸡脖子”重机枪都很差,而中国军队的捷克ZB26轻机枪、仿马克沁重机枪,都是经典之作,因此日军的机枪火力完全被国民党军压制。但日军一遇到这情况,就搬出掷弹筒,迅速吊射,打掉这边的机枪。这下仗就很难打了。
  依靠仿制大正十年的技术底子和一整套设备,国民党政府很快在1938年仿制出一款掷弹筒,命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

车床拉膛线,数控车床怎么拉膛线(14)

  但它还是在大正十年式基础上改进的,主要性能基本没变,最大射程只有250米,而且因为采用滑膛式,精度较差。不仿制性能更优秀的日本八九式,并不是国军不想,而是技术力量、抗战积极性不够。
  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的兵工厂生产了4万多具掷弹筒,150万枚榴弹。虽然技术比较落后,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民党军队在火炮上的严重不足,深受基层士兵的喜爱。

车床拉膛线,数控车床怎么拉膛线(15)

  抗战后,国民党军还曾大量装备掷弹筒。比如从1946年7月到1948年7月的两年中,解放军总共缴获国民党军步枪90万余支,机枪6.4万余挺,迫击炮8000余门,步兵炮5000余门,而掷弹筒就有近2万支。
  解放后到1950年底,我军的掷弹筒也开始退出装备序列,因为迫击炮得到发展。到抗美援朝时,虽然入朝部队已撤销了掷弹筒班,但由于60迫击炮数量不足,仍有少量掷弹筒被基层干部以“战损”名义悄悄留了下来,一直用到第三次战役。

  1940年,八路军军工部接到任务后,开始针对自身条件展开设计。日军掷弹筒看似简单,内部结构其实精细,八路军的条件都没法和国民党政府比,因此不可能照搬。
  第一个难题炮管。八路军可没有适合造炮的好钢,只能用破交战拆来的铁轨,把敌人的交通线变成我们的“钢铁厂”。
  拿到铁轨后,一种方法是:把道轨面截成1米长,加热后反复墩打,锻成400毫米长的圆柱体,然后在机床上加工成炮管。

车床拉膛线,数控车床怎么拉膛线(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