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我国第一座固定式钻井平台,固定式钢桩基钻井平台。
据估算时间,该平台1966年6月由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下属设计科自行设计。
主要性能及参数:设计水深 6.5米;,设计高潮位4.0米;风速33米/秒;最大波高5米。
该平台设计过程中,经过模型试验和海上混凝土单桩试验,是按照当时的材料和施工设备条件设计制造的一座钢质导管架平台。
图片来自蓝V,图说海油的新浪博客。我当年存下来的老资料
该平台由基础和上层结构两部分组成,采用全国产设备。
基础部分为4座7米x7.5米的6桩导管架,在水面以上由水平拉筋连接成整体,导管架间距6米。桩的直径为529毫米, 入土深度29 ~ 31米。
支持井架平台的12根桩为爆扩桩,直径为1.5米,用钢筋水泥灌注15米长,以加大桩的承载力和抗拔力,解决当时桩材质差的困难。这种将爆扩技术用于封顶深桩的做法在国内为首创。
平台上层结构分为井架甲板和设备甲板,甲板装有3200米钻机和简易住房。
平台设有6口井的井眼槽,井架不设绷绳,底面积为9米×9米米,靠人工移动。
1966年10月份,职工们连续奋战100多个昼夜,露宿码头工地,完成了平台预制和海上安装,渤海一号钻井平台在天津港十四段码头制造完成。
【这个时候,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还是窝在海河入海口处的孤岛三角洲上的一个处级小单位,这里是如今的中海油】
海一井1966年11月,石油部3206钻井队调往塘沽,组建我国第一个海上钻井队~~石油部海洋勘探指挥部3206钻井队。
1966年12月15日,渤海一号钻井平台拖航至距离塘沽50公里左右的渤海歧口凹陷。
1966年12月31日,在QK17-2构造带上,海一井正式开钻。
当时第一次在外海采用吊打法打桩,克服了波浪作用影响打桩的困难。
1967年5月6日,海一井完钻,井深2441米。
1967年6月14日,在1615~1630米井段测试,获得工业油气流 , 日产原油119吨。
4毫米油嘴,日产原油35.2吨,天然气1941立方米,119吨貌似是折合成全部原油?
我国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气流井!这是渤海第一口发现井,也是我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流井,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图片来自蓝V,图说海油的新浪博客。我当年存下来的老资料
1967年6月21日,国务院为海一井出油发来贺电【这是你们创造的我国海上打探井出油的先例,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钻井技术的新发展】 , 表示热烈祝贺。
一号采油平台1968年5月至11月,1号平台钻成我国海上第一口定向井——海斜1井。
之后又打成海1-1/1-2/1-3三口斜井,最大斜度45度15分,是我国海上第一批定向井。
1970年,一号钻井平台被改造成一号采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