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怎么分,机械类怎么分科

首页 > 机械设备 > 作者:YD1662023-11-09 19:36:58

—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离地面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

(1) 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

(2) 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3) 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

机械类怎么分,机械类怎么分科(21)

3.输送链和链轮:危险来|'|输送链进入到链轮处以及链齿。采取的防护措施应能防止接近链 轮的锯齿和输送链进入到链轮部位。

机械类怎么分,机械类怎么分科(22)

【考点四】、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

机械设备安全应考虑其寿命的各个阶段,包括机械产品的安全和机械使用的安全两个阶段。

消除或减小相关的风险,应按下列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即“三步法” 0 第一步: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也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步:安全防护措施,也称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步:使用安全信息,也称提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口诀:一本二防三信

釆用本质安全设计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信息的使用

  1. 合理的结构型式
  2. 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 能力
  3. 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4. 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
  5. 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6. 机械的可靠性设计
  7. 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1. 防护装置
  2. 保护装置
  3. 其他补充安全保 护措施
  1. 标志
  2. 符号(象形图)
  3. 安全色
  4. 文字警告
  5. 信号和警告装置
  6. 随机文件

(一)本质安全设计措施

1.合理的结构型式

(1) 机器零部件形状。可接近的机械部件避免有可能造成伤害的锐边、尖角、粗糙面、凸 出部位;对可能造成“陷入”的机器开口或管口端进行折边、倒角或覆盖。

(2) 运动机械部件相对位置设计。通过加大运动部件之间的最小间距,使得人体的相应部 位可以安全进入:或通过减小其间距,使人体的任何部位不能进入,从而避免挤压和剪切 危险。

(3) 足够的稳定性。

  1. 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

(1) 专业符合性要求。包括选择机械的材料性能数据、设计规程、计算方法和试验规则等。

(2) 足够的抗破坏能力。满足强度、刚度、抗疲劳性和构件稳定性要求。

(3) 连接紧固可靠。防止运转状态下连接松动、破坏、紧固失效。

(4) 防止超载应力。预先釆用“薄弱环节”预防超载,例如,采用易熔塞、限压阀、断路 器。

(5) 良好的平衡和稳定性。整体具有抗倾覆或防风抗滑的稳定性。

  1. 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1) 爆炸环境中的动力源。应釆用全气动或全液压控制操纵机构,或采用“本质安全”电 气装置。

(2) 采用安全的电源。防止电击、短路、过载和静电的危险。

(3) 防止与能量形式有关的潜在危险。

(4) 改革工艺控制有害因素。用焊接代替枷接、用液压成形代替锤击成形工艺;用颗粒代 替粉末、铳代替磨工艺。

  1. 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

(1) 控制系统的设计•应与所有机器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相关标准一致;其零部件应能 承受在预定使用条件下的各种应力和干扰。

(2) 软、硬件的安全。

(3) 提供多种操作模式及模式转换功能。不仅考虑执行预定功能的正常操作,还要考虑非 正常作业的需要。

(4) 手动控制器的设计和配置应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

(5) 考虑复杂机器的特定要求。例如,动力中断后的自保护系统或重新启动的原则、“定 向失效模式” “关键”件的加倍(或冗余)设置

  1. 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2) 对环境的适应性。应有抗腐蚀、耐老化、抗磨损的能力。

(3) 避免材料的毒性。在人员合理暴露的场所,应优先采用无毒和低毒的材料或物质;对 不可避免的毒害物(如粉尘、有毒物、辐射、放射性、腐蚀等)应在设计时考虑采取密闭、 排放(或吸收)、隔离、净化等措施。

(4) 防止火灾和爆炸风险。对可燃、爆的液、气体材料,应设计使其在填充、使用、回收 或排放时减小风险或无危险;在液压装置和润滑系统中,使用阻燃液体(特别是高温环境中 的机械)。

  1. 机械的可靠性设计

(1) 使用可靠性己知的安全相关组件。

(2) 关键组件或子系统加倍(或冗余)和多样化设计。当一个组件失效时,另一个组件或 其他多个组件能继续执行各自的功能,保证安全功能继续有效;避免共因失效和共模失效。

(3) 操作的机械化或自动化设计。减少人员在操作点暴露于危险,限制操作产生的风险。

(4) 机械设备的维修性设计。

  1. 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1) 操作台和作业位置应考虑人体测量和解剖学结构。

(2) 避免操作者在机器使用过程中的紧张姿势和动作,避免将操作者的工作节奏与自动的 连续循环连在一起。

(3) 环境照明不足时,应提供局部照明。避免引起风险的眩光、阴影和频闪效应。

(4) 手动控制操纵装置的选用、配置和标记应满足要求。

(5) 指示器、刻度盘和视觉显示装置的设计与配置符合要求。

(二)安全防护措施

包括防护装置、保护装置及其他补充安全保护措施.

分类

内涵

防护装置

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等结构和封闭式装置,用于提供保护的 物理屏障,将人与危险隔离。

保护装置

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 常见的有联锁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能动装置、限制装置等。

补充保护措 施

1) 实现急停功能的组件和元件

2) 被困人员逃生和救援的措施

1.防护装置

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等结构和封闭式装置,用于提供保护的物理屏障,将 人与危险隔离,为机器的组成部分。

机械类怎么分,机械类怎么分科(23)

(1) 防护装置的功能

1) 隔离作用,防止人体任何部位进入机械的危险区触及各种运动零部件。

2) 阻挡作用,防止飞出物打击,高压液体意外喷射或防止人体灼烫、腐蚀伤害等。

3) 容纳作用,接受可能由机械抛出、掉落、射出的零件及其破坏后的碎片等。

4) 其他作用,在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还应对电、高温、火、爆炸物、振动、辐射、粉尘、 烟雾、噪声等具有特别阻挡、隔绝、密封、吸收或屏蔽作用。

(2) 防护装置的类型

防护装置的类型

固定式防护装置

(不用工具不能打 开)

保持在所需位置(关闭)不动的防护装置。不用工具不能将其打开 或拆除。

活动式防护装置(不 用工具就可打开)

通过机械方法(如铁链、滑道等)与机器的构架或邻近的固定元件 相连接,并且不用工具就可打开。

联锁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的开闭状态直接与防护的危险状态相联锁,只要防护装置 不关闭,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就不能执行,只有当防护装 置关闭时,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才有可能执行;在危险机 器功能执行过程中,只要防护装置被打开,就给出停机指令。

(3)防护装置的安全技术要求

1) 防护装置应设置在进入危险区的唯一通道上,防护结构体不应出现漏保护区,并满足安 全距离的要求,使人不可能越过或绕过防护装置接触危险。

2) 固定防护装置应采用永久固定(如焊接等)或借助紧固件(如螺钉、螺栓等)方式固定,

若不用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可能拆除或打开。

3) 活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的活动体打开时,尽可能与被防护的机械借助钗链或导链保持 连接,防止挪开的防护装置或活动体丢失或难以复原。

4) 当活动联锁式防护装置出现丧失安全功能的故障时,应使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 不可能执行或停止执行,装置失效不得导致意外启动。

5) 可调式防护装置的可调或活动部分调整件,在特定操作期间保持固定、自锁状态,不得 因为机器振动而移位或脱落。

6) 在要求通过防护装置观察机器运行的场合,宜提供大小合适开口的观察孔或观察窗。

机械类怎么分,机械类怎么分科(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