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加装后拖斗,自己改装的拖拉机拖斗

首页 > 机械设备 > 作者:YD1662024-01-02 09:12:23

为了达到 “一机多用”“ 多拉快跑”的效果,个别农户铤而走险,私自非法加装改装拖拉机运输机组“后斗”等部件,这既影响了农机安全使用,又增加了使用者人身安全隐患,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百姓生命健康。针对这一问题,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方针,通过“三个聚焦”,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破解拖拉机“后斗”监管难题,健全农机服务管理体系,为全区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聚焦为民服务,寻求问题破解路径。龙沙区地处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近郊,农村面积 131 平方公里,农村人口 37720 人,耕地总面积 6.5 万亩,蔬菜产业发达,素来有“城区菜篮子”称号,拖拉机运输机组较多。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非法加装改装拖拉机运输机组“后斗”问题,龙沙区听民声、问民效,加强部门协作,寻求破解新路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龙沙区成立由农业农村局牵头的工作专班,抽调各领域干部人才,加大拖拉机“后斗”难题破解力度。

二是理清基础底数。工作专班会同交警大队梳理近年来拖拉机运输机组非法改装及各类交通违法案件 74 个,总结共性问题,深入剖析原因,为寻求破解办法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

三是畅通诉求渠道。利用政府网络信息平台,畅通农业机械“听民声、问民效”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同时,通过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公示板、公众号、乡村喇叭,公布诉求反映电话和受理地点,收集农户对拖拉机“后斗”问题及农业机械使用的意见建议 156 件次,并指定专人负责诉求分类,督办问题办理,及时公示结果,通过工作专班成员点对点包保诉求案件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

聚焦关键核心,推动“后斗”依法管理。非法加装改装的拖拉机运输机组“后斗”,因无合法生产厂家,既无法正常上路,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运输需求,齐齐哈尔市龙沙区聚焦问题关键,集中发力,从根源破解难题。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工作专班先后赴山东、福建等地农机管理部门、“后斗”生产厂家,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交流成熟工作模式,总结适用于本地农业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是推动先行先试。为规范拖拉机“后斗”合法使用,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联系“后斗”正规生产厂家在龙沙区建立经销处,并帮助与相关部门申请,获得资质认可;通过不懈努力,龙沙区成为发放黑龙江省第一个“后斗”正式牌照“黑 02-0001J”的地区。

三是消除安全隐患。针对已非法改装“后斗”的去留问题,工作专班积极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以厂家市场价对等回收非法改装“后斗”的方式,对其进行旧物利用,并积极落实拖拉机运输机组强制保险制度,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经济损失。

聚焦建章立制,构建常态管理体系。为破解拖拉机“后斗”监管难题,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结合执法专项行动,不断健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开创农机管理新格局。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把农机安全执法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将非法改装农机的危害纳入日常宣传教育内容中;在日常巡查、检查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微信群、电视台、交通广播等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活动。目前,已发放《致农机驾驶员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单 1200 份,制作安全宣传音频 1 份,各级各类新媒体刊播发2次。

二是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开通“后斗”审批线上服务端口,取代人工录入,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严把落户、检验、考试“三关”入口,车辆落户由农机检验员现场检验、公开办理流程、优化工作程序,采用预约制的形式办理业务,做到办理不排队、不等待。

三是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执法大队与公安交警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拖拉机运输机组无牌无证、农业机械拼装改装、酒后驾驶、违法载人、无反光标识、未检验作业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牌证等行为,形成了震慑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良好环境。(王旭 王长海)

拖拉机加装后拖斗,自己改装的拖拉机拖斗(1)

拖拉机加装后拖斗,自己改装的拖拉机拖斗(2)

拖拉机加装后拖斗,自己改装的拖拉机拖斗(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