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应怎么自己调整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4-14 21:36:06

来源:【中国教师报】

父母的修炼,永远在路上。

总会听到父母说:“天天和孩子发生冲突,我管着这个孩子好累,我不想管他了。”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我内心都会掀起波澜,因为,往往这样说这样做的时候,孩子的表现会每况愈下,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糟糕。为什么?

1. 这样说,说明管理经历了一波三折

这样说的父母已经走过了管理孩子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就不信管不了你,今天我非要把你管下来。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是父母,可以管控孩子,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思想和体力都得到发展,他们开始不受父母控制了。

此时,进入管理孩子的第二阶段: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了,太难管理了。

此时父母发现自己所有方法都用尽了,却收效甚微,孩子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导致父母力不从心。

于是开始进入第三阶段:这个孩子管得我太累了,我不管你了。

此时,因为发现自己对孩子已经无能为力,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父母觉得自己黔驴技穷,对他无可奈何,最后干脆放弃。

2. 这样说,说明我们错过了孩子成长关键期

当我们说“我不想管了”的时候,其实我们错过了引导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一生有三个阶段的叛逆期。

第一个是宝宝叛逆期(2—3岁),第二个是儿童叛逆期(7—9岁),第三个是青春叛逆期(12—18岁)。

第三个叛逆期,从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而言,本身就是最难的,而我们往往在前两个叛逆期没有重视,会加大第三个叛逆期的难度。

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更强烈,更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追求自我。

孩子进入叛逆期,说明孩子在长大,这本就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可是,我们却因为不懂孩子的叛逆期,去控制孩子、否定孩子,导致孩子在叛逆中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永远停留在反对父母的阶段,甚至变本加厉。

千万不要再错过关键期了,我们能做的,不是说泄气话,而是——在思想上:我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永远不会放弃。在行动上:我要努力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地学习并改变,做成长型父母!

3. 这样说,说明父母不成熟

当我们和孩子说“我不想管你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那么,不成熟父母有哪几种类型呢?

第一种是情绪型父母。这样的父母情绪不够稳定,遇到问题容易发脾气,容易意气用事。

第二种是驱动型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强势,追求完美,一旦孩子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就会觉得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

第三种是消极型父母。这类父母遇到棘手的问题会选择逃避,他们爱孩子,却无法成为孩子的依靠和榜样。

第四种是拒绝型父母。他们因为太忙或者其他原因,对孩子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不成熟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通常会有几种表现:

第一种,向外攻击。他们会把内心痛苦表现出来,用逃学、打架、欺负人等叛逆的方式吸引大人注意力,表面看是行为问题,实际上是回避内心的痛苦,或者寻找肯定的方式。

第二种,向内攻击。这类孩子内心往往敏感脆弱,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攻击自己。

第三种,渴望被爱。总是幻想,有一天会被爱,被人关心,别人的一点关怀就像抓到救命稻草,这样的孩子容易早恋、容易上当受骗。

第四种,讨好型人格。表面懂事强大,内心脆弱受伤,努力让自己优秀,才会让别人满意,却不敢做真实的自己,这样的孩子活得很累。

第五种,重复建构型。他们会重复父母的故事,潜意识会找一个和自己父亲和母亲相似的人,在教育子女和婚姻生活上重复着父母的模式。

所以,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不成熟的父母,很多问题并非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父母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甚至婚姻和未来,这才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叛逆期的孩子应怎么自己调整,(1)

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1. 做同理心父母,理解孩子

当孩子和我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当孩子和我们的要求背道而驰的时候,说明我们和孩子之间有无法统一、没有达成一致的地方。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很多时候,因为角色不同,思考方式就不同。

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站在父母角度思考是“我是你父母,我不会害你”,而站在孩子角度,他会这样想“我都这么大了,可以自己做主”。

当孩子不听父母言说,父母可能会想“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站在孩子角度,他会认为“观念过时了,可不可以改变一下”。

当孩子背道而驰的时候,作为父母,会伤心地认为“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而站在孩子角度,他会想“你们不理解我”。

同理心的前提是真情实感。

真正的同理心不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地理解他的感受,理解他情绪背后的心理。

这需要父母真实地接纳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去观察孩子发生了哪些事,认真地去倾听孩子需要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情感上同理。

把自己当作孩子一样来感受,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理智地思考为什么孩子这样做,才能把问题思考深入清楚。

当然,还需要共情表达,表达父母的理解,让孩子感受到有人懂得的默契和温暖。

接着,陈述事实。要不带情绪陈述客观事实,而非父母的情绪宣泄。

最后,殷切期待。因为有了前面的共情同理,孩子已经感受到理解和尊重,也便拥有了安全感,此时表达期待,才能实现有效沟通,双向互动,双赢结果。

2. 做高能量父母,感染孩子

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父母身上的能量会影响着孩子的能量。

能量有高低层次之分。

举个例子,当你的孩子考试不理想,能量低的会说:考这么点成绩,以后怎么办哟?

能量更低的会说:算了,反正这个样子升不了学,我以后不管他了。

而能量高一点会认为:“一次考差没有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

而能量更高的父母会说:“这次考试正好我这次考差了,正好给我和孩子提了个醒,失败肯定有原因,是因为我重视不够,从明天起,天天陪伴帮助孩子。”

父母的能量会影响感染到孩子,会直接传给给孩子,同时,孩子有他自己的能量。

父母的能量等于或小于孩子的能量,都无法影响到孩子,只有我们的能量高于孩子,才能真正影响和感染孩子。

因此,我们要做高能量的父母。

内心积极、乐观、向上的父母,就会给孩子传递信任和安全、放松、温暖的能量;情绪低落、悲观、喜欢责备的父母,就会给孩子传递不安、紧张、悲观的能量。

当我们的高能量足以抵御孩子吸收的负能量,那么孩子也会释放正能量,这一吸一放之间,才能真正地为孩子的成长赋能,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丰盈,生命能量就会提升。

3. 做成长型父母,引领孩子

时代在改变,孩子在长大,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拥有成长型思维,做孩子一辈子的榜样,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要改变孩子,先要学会改变我们自己。

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当我们变说教为身教,变控制为尊重,变否定指责为肯定鼓励,变不停唠叨为有效陪伴,父母一变,一切皆变。

要父母改变,就要不断学习。

学习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学习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方式,学习孩子关心的话题,没有谁生来会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跟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的家长,才不惧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兵荒马乱。

当父母不断成长,才能与孩子双向奔赴。孩子出现问题,也是孩子与家长彼此成长的机会。

因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家长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

所以,做成长型父母,才能时刻拥有不惧问题,不断上进的心,才能与孩子并肩走在成长的路上,这样,才能养育出未来幸福的孩子!

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悲观,不要泄气,做成熟型父母,真正为孩子成长“赋能”,而不是给孩子“负能”;为孩子成长锦上添花,而不是“火上浇油”;成为孩子成长的贵人,而不是敌人!相信,父母的修炼,永远在路上。

来源 | 人民教育

作者 | 吴小霞 重庆兼善中学蔡家校区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010-82296824(梁老师)

010-82296739(康老师)

愿你做这样的教师

《中国课改观察》特刊正式出炉

申报及投票系统开启!2023书单等您推荐!

2023教育工作重点:把读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