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最为中国民众所熟知的、*的著名论断之一。但不那么为人所熟知的是,*是在与一位外国记者的谈话中,首次提出这一论断的。并且,他还发明了这个英文中原本没有的词汇——“paper-tiger(纸老虎)”。
1946年8月,延安,*接见前来采访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彼时,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全面内战打响。在国共两军物资装备实力悬殊,且国民党有美国帮助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能否打败国民党的进攻,国内外心存疑虑。
同样带着这样的疑问,斯特朗第五次来到中国,在延安与*面对面。
“共产党能支持多久?”斯特朗直接发问。
“就我们自己的愿望说,我们连一天也不愿意打。但是如果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的话,我们是能够一直打到底的。”*坦诚作答。
“如果美国人民问到共产党为什么作战,我该怎样回答呢?”斯特朗以己及人。
“因为蒋介石要屠*中国人民,人民要生存就必须自卫。这是美国人民所能够理解的。”*晓之以理。
……
中共领袖,外国记者,他们围坐在延安窑洞前、苹果树下的一张小石桌旁,答问之间,灵光闪烁。
看到石桌上摆放的茶壶和茶杯,*顺手比划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他进一步指出,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都是纸老虎。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凭借职业敏感,斯特朗意识到这一论断背后所蕴含的力量。
不过,如何向斯特朗解释“纸老虎”却“难倒”了在场的翻译。当时,英文中并没有“纸老虎”这一对应的词,为便于斯特朗理解,翻译便用了“strawman”(稻草人)”一词。对此,斯特朗并没有马上理解。
*听了也感到很奇怪,因为他没有听到“paper(纸)”和“tiger(老虎)”这两个他知道的单词,便问翻译怎么回事。在听完解释后,*立刻说:不行,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看样子很可怕,但一下雨就完了。
这么一解释,斯特朗就准确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她迅速将这一表述记了下来,并在西方发表,成为第一个向世界传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人。此后,英文世界也就有了一个特殊含义的“paper-tiger”。
1973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还在*面前特地提起“主席发明了一个英文词汇”,并开玩笑道:“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则说:“是的,我发明了一个英文词汇——paper-tiger。”
而这个*创造的词,和这段独特的经历,也让人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自信。
百年时间里,从“纸老虎”成为西方语汇,到“黑猫白猫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再到“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共产党人以自信的姿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汇也越来越多地为世界所熟知和认同,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以小见大,正如**所说的那样: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