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出现问题了,由于他有追求卓越的心理动机,所以他的心情一定也不太好。这时,家长的批评只能雪上加霜,让孩子情绪更低落。
大部分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这种状态下是不能改变现状的。
因此,家长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共情他们,用语言描述他们现在的感受,可以这样说:“你语文没考好,你很难过,妈妈知道了,来妈妈抱抱。妈妈小时候考不好的时候,也很难过。”
《亲爱的小课桌》中,凯凯写作业时,发脾气、拍桌子、乱写乱画、跟爸爸吵架。教育专家张敏说:“他只是在表达他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见,当没有人看到他、认同他、同理他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升级,就会做出很多惹家长生气的举动。
共情能力又被称为情绪高反馈,即对别人的情绪做出反应。在《共情: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一书中提到:共情是我知道你的感受,并且我也有跟你一样的感受。如果父母对待孩子都能做到先共情,再解决问题,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家长遇到问题,要试着看到孩子的情绪,用同理心共情孩子的感受,并用语言描述出来,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肢体上的温暖,这是后面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心理学家赫洛克,在实验中总结出了赫洛克效应,是指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对工作起促进作用。其中表扬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批评。
这一心理效应对于教育的启示是: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进步,进行反馈,避免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而从反馈的内容来讲,赏识教育要优于训斥教育。因此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多表扬,少训斥。
当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时,家长可能很难在那个情境下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但家长要有这个意识,平时就多观察孩子,哪怕孩子有芝麻大小的进步,也要说出来,让孩子知道。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自己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赏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使遇到挫折与失败,孩子能能很好地接受,因为他知道他还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亲爱的小课桌》中,凯凯作业非常多,很多都是家长给布置的,他很抵触,每次写作业都比较慢。辅导老师们对此也没啥好办法。直到傅首尔来当老师的那天,一进门她就开始夸凯凯,一路吹捧到作业时间,没想到那一次凯凯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可见,夸奖力量大。
平时的肯定很重要,孩子犯错时的夸奖就更重要了。出现错误了,孩子心里肯定是知道的,这时候爸爸妈妈还愿意肯定孩子的努力,这会向孩子说明:他还是有可取之处,他是个好孩子。这种认可的力量,是支持孩子接下来改正错误的心理能量,请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注入这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