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书
为孩子选书,要特别注重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不要选择超乎孩子理解与爱好的图书。 孩子读适合自己年龄的书,才有助于心理生理的成长,才能够解决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婴儿期,孩子喜欢通过不同的感官来发现探索周围的世界,可以选择色彩丰富但是字较少的绘本念给孩子听。
幼儿期,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除了阅读一些经典的绘本以外,可以适当选择句子较长的、有重复句型的绘本,可以适当加入非虚构和说明文类型的绘本或者书籍杂志。
小学生,随着认识的字增多,慢慢有了自我阅读的能力,选书的方法也应该做相应变化。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尝试涉猎更多形式的书籍,比如报刊、无字书、漫画、人物传记、历史小品或者诗集。高年级的孩子开始有自己对书的偏好,可以把读什么书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并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因为孩子选择的“闲书”对学习没有帮助就打击孩子阅读的兴趣,只要设立好一个界限就行。
2.读书
3岁之前,孩子还不认识字,以听书为主,父母应满怀爱心地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不要规定孩子看书时一定要乖乖坐好安静阅读,因为在这个年龄孩子就是需要动,孩子可能会在你念书的时候急着翻页、在地上滚来滚去,但是他们的耳朵是打开着的。
幼儿期是亲子共读的黄金期,一定要营造好亲子共读的过程,增强亲子感情。共读的时间可以相对固定,如晨起、餐后、睡前等,到了读书时间,孩子自己就会去找书。读书过程中,适当提些小问题,和孩子讨论书中发生的事情,听听孩子会怎么回答,借此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意见。
上小学后,孩子的阅读能力随年龄在增长,孩子更喜欢独自阅读,这时的共读方式最好是同一本书父母与孩子约定好时间,分开读,适时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发表见解。
很多父母觉得小学生能自己读书了,可以不用陪同孩子读书,其实不然,亲子共读是没有年龄上限的。孩子越大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越复杂,亲子共读可以非常自然地打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渠道,在阅读中可以和孩子产生更为深刻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
3.聊书
学龄前的孩子,尚不能独立阅读,聊书其实在亲子共读的同时就已经穿插其中了。
稍大的孩子,在亲子共读完成后,父母可以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平等的聊书,引发孩子对阅读的思考。可以问孩子:“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个部分,最不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等。
聊的过程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不要将聊书的过程变成一次次测试,那样会让孩子感觉在接受拷问,读书就变得无趣了。
聊书不需要标准答案,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以开放性的心态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要用成年人的观点去评判孩子的答案。
4.定格
亲子共读完成后,将共读的愉快体验和阅读成果,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及时地保存定格,对孩子共读的激励作用非常大。
例如,做“亲子共读卡”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亲子共读卡”是记录孩子与父母读书体会的小卡片,卡的主要内容是家长和孩子读书的体会、摘抄的名言警句、优美句子等,一般分父母和孩子两大版块,父母和孩子分别填写完成。可以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还可以把卡片装饰得漂亮些,贴到房间的墙壁上。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所以,爸爸妈妈们,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拿起书本,多些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