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三年级开始,语文阅读要求需要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大量的阅读进行积累。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阅读的表现上不尽人意,有的孩子喜欢阅读,但是没有学习的转化,喜欢阅读和语文考试成绩,成为了平行线,没有相交点。有的孩子不喜欢阅读,语文学习也很费劲,家长投入了不少精力来引导阅读的兴趣,哄着、吼着、强制性参与到阅读练习汇总中。不管是哪一种学生,想通过阅读来改变语文的学习成绩,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当我们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在一起的时候,不少家长就更困惑了,看了那么多书,还是一个字不会写,我们做家长的也尽力了,实在辅导不了了。
家里的小学生如果有阅读上的问题,到了三年级,家长先不要慌,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这件事,先把兴趣引导好。家长可以通过做摘抄的方式,为孩子做好言传身教。我们成年人在工作中,做摘录、学习、划重点其实都是通过摘抄的方式,让工作效率和学习完成自己的目标。我们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做摘抄,也是这个目的。通过辨析美文美句,学生也有一个对句型和文字的熟练把握过程。摘抄好做,抄抄写写也很容易,难就难在,如何让你的摘抄素材为写作所用,提高写作能力,家长可以这么做,通过3个办法来引导孩子,学好语文,做好摘抄,为写作提供练习技巧。
1、每天摘录的内容量
有些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会把摘抄作业布置为语文书面作业,摘抄的内容老师会发给家长,也有的不发,由家长代劳搜集摘抄的内容。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会把摘抄作业当成是练字,学习态度端正的,会认真抄写老师布置的内容,一句话、一组词、一个段落描写。有的家长不知道在哪去找摘抄的素材,随便在网络上一搜,或者直接找一本作文书让孩子抄写,这样的摘抄过程,对语文学习一点帮助也没有,相反会让学生觉得摘抄就是一个非常无聊的学习任务。字写不好,家长还会让我重写。碰到严格要求的家长,也下功夫去找摘抄的内容,结果每天的摘抄内容太多了,孩子也写不完,抄了整整一本也对写作没有什么帮助。
摘抄的内容肯定是要结合语文学习为主,关于摘抄的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天2-3句话,100字以内的段落文字描写足够了。我们家长小的时候,肯定也做过摘抄的练习,不管是抄写、简报、还是绘画写感想,摘抄的形式都是建立在理解之上。一句话、一个段落中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需要我们先去体会和了解,明白了意思以后,再根据学习需求来摘抄。摘抄不应该是语文学习的负担,应该是我们对阅读培养的一个辅助。摘抄的形式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除了照抄文字,也可以写读书笔记,更可以做成内容丰富的收录册,记录自己对于句话、一个词语的理解,包括在实际写作练习中,用到过的哪些词语,甚至是造句练习的积累,都可以作为摘抄的内容量,先保持一个摘录的习惯,胜过摘抄大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