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给家长打了电话联系好后,我把一位同学留下指导阅读题。
之所以留下他,是因为他那张阅读专项练习卷做得很差,错误很多。
当面指导,可以观察他是怎么做阅读题的。
首先看他怎么阅读文段。他对于文段是很不熟的,说明他开先做题的时候,没有把文章读懂就胡乱做了。
我让他一边读一边想,想清楚了再往下读。比如,读了“小刺猬的家住在公园的边上。”眼前就要浮现出小刺猬的样子,公园的样子,家住在公园的边上的图景。读到“秋天,榕树变成了果园。”就要思考为什么会变成果园呢?他说不明白,我让他打一个问号,在读后文的时候,争取弄明白。读了“树上结出了许多黄黄的小果子,果子不时地掉到树下。”后,他说明白为什么榕树变成果园了。
就这样读完了文段。开始做题了。
结果第一小题他还是做错了。这说明他的初读印象不是很深刻很清晰。我说,做题的时候,开始留下的印象可能又忘了,那么需要回头来认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他凝神想了一下,开始读相关文句了。他得出了正确答案,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回答,他也能说明白。
在找文段中心句的时候,他又搞错了。当他明白全段并不是围绕这一句的时候,我让他在这一句打一个小×。一句一句地排除,终于找出了中心句,又分析了这一句的哪个词语是中心词。
其他几个文段都是这样引导他的。我没有讲任何答案,答案都是他自己找到的。
这次个别指导,我有几个感想很深。
第一、家长的支持让我很感动。说实在话,这个孩子的学习状态是不太理想的。年龄小,所以课堂上不够专注,并没有真正形成阅读的好习惯。平时都是奶奶在管,奶奶不是很懂怎么指导,这样的情况,老师出面做个别指导,真的是这个孩子特别需要的。家长耐心地等待,给我们充裕的时间,让孩子经历了完整的指导过程。尤其是阅读,本来就需要学生自己去读,时间本来就需要长一点儿。
结束的时候,这位奶奶几次说非常感谢,更让我觉得牺牲时间给学生,值!
第二、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引导孩子愿意去读,喜欢去读,懂得怎么去读。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首要的。学生并不是不具备学习的能力,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他并没有认真去阅读。
第三、要更多地了解学情。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那道找中心句的题目,略略思考便可以得出结论,但是这位同学的情况不一样,他不能直接说出来,需要逐句排除。这更说明要因材施教,如果以为统一的讲解能解决每个同学的问题,显然会走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