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五、六岁的孩子,非常喜欢给别人讲故事,但讲起来东拉西扯,没个主题,没有条理,信口开河。应该鼓励爱讲的兴趣,培养会讲的能力,学会按--定主题中心讲述。要说得清楚,就得看得明白,所以要引导他们观察,在观察基础上,发展讲述能力。
为孩子们创设良好条件,激起观察的浓厚兴趣,引起对新鲜事物的敏感。
比如观察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找出特征,发现规律。如冬去春来,春天暖洋洋,树叶绿了,花也开了,鸟儿飞来飞去,多么快乐,农民忙着春耕,春天有多么美好。让孩子们观察春色,学会描述美丽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各有特色。
观察时要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细节,并学会用不同词表达不同事物。
为观察得深入,教师或父母要不断提出问题,引发思维。比如看蚕时,可问“蚕没有手,怎么能把皮脱下来呢?”孩子经过细心看,便惊奇地回答:“我看见了,蚕脱皮是从头上一节一节地脱,脱一节,身体向前拱一下,再脱一节,又拱一下,皮就脱下来了。”让孩子们看看,很多答案就自动找到了,而且能进行生动的描述。
问题提得有趣,具有诱发性,孩子的思路也就打开了,在问题启发下,引起探究,学会讲述。
此外,除了观察,还要组织多种活动,创设说的机会。看图编故事,按教师的提问编故事,给故事编个结尾,或讲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有助于发展幼儿创造性的讲述能力。初步练习讲述时,难免出现颠三倒四,层次不清,主次不分,夹杂废词废句(这个,那个,后来呀,从前呀,完了......)使得故事思路混乱,东一言西一语,没头没尾,影响语句的连贯性。
成人的引导非常重要,教会幼儿按一定线索进行讲述,教会掌握层次,把握要点。
首先要说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环境,然后再描述人物角色和具体活动。讲述动物时,要从外形的头开始,逐步说到尾部。讲述人物时要交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通过孩子自己讲述的实践,逐步掌握叙述的方法、语法结构和语言的艺术。
幼儿末期讲述能力的训练可为入学后的作文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幼儿园大班应多做这类活动。根据大班年龄水平,还可多欣赏好的文艺作品,有些要他们背诵下来。
总之,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要把训练说话能力的工作贯串于学习、游戏、劳动及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去,通过多种活动途径发展听、说能力。
要把从各方面汲取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各种活动中去,不断巩固旧的,发展新的,从而使口头语言得到广泛练习,广泛应用,使说话能力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