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总有一批学子脱颖而出,他们不是考好了,而是考得很好,各科相对均衡,是名符其实的学霸。学霸的世界是不是不太能懂呢?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01
终极秘笈1:学习方法
北京十二中的黄子晴同学在2019年北京高考中,取得了总分721分的佳绩,据说这份成绩单,创造了一个载入北京高考史册的新高度。在谈到学习方法时,她很干脆地总结了三点。
一是重视基础。高考绝不仅是靠高三一年的突击,而是三年甚至更多的积累。她指出,课上永远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收获新知识之余,记录的笔记也能令人长久受益。
二是勤于反思。“反思”的范畴不局限于考试,从知识体系到日常习题,所有出现的问题或许都值得关注,并应得到及时的解决,找老师答疑或者与同学探讨。这也是她所在班级的常态。
三是调整心态。面对学习成绩、面对人生中的起伏,最需要做的是尽力而为、相信自己——尽力而为是为了实力的提高,并使运气的影响减小,而相信自己的努力与实力能让我们在重要场合更好地展现自己。
听起来好像没那么复杂,对吧?
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届高三钱学森实验班的李泽浩同学是大家公认的学霸,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他的方法看起来好像也没有多么“高超”,但是认真做了,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课上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步伐,弄懂每一个知识点。进入高三后我发现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十分短暂,老师们能讲的东西不多,这时候便需要我们抓住课上讲的重点,搭建出一堂课乃至一段时期课的逻辑层次。理清了老师要讲什么,学起来便不会是死记硬背,也不会做题时云里雾里。
有了整体观念,剩下的便是细节记忆。我个人认为多看知识点是十分必要的,比理科生天天刷题要有效。比如我每次大考之前都会看一遍生物五三上的知识点,也会看语文题的答题思路与技巧。看完知识点再去做题,便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渐渐懂了出题的思路。这些机械性的工作或许无趣,但十分重要。
02
终极秘笈2:直面自己的短板
高考科目那么多,学霸和我们一样,也有不擅长的科目,那么学霸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都是怎么做的呢?
黄子晴同学指出,自己高三以后的成绩多有起伏,主要原因在于偏科。因为她个人比较擅长理科,语文和英语相对较弱。她是怎么克服短板的呢?
“承认自己的不足、重复自己不擅长的事,这是对人不小的考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改作文的过程。在各种模考中,有的同学在考场上4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篇一类文,而对我来说可能则是一个个夜晚的‘加班加点’,一次次从头再来,换来第五、六稿,才能得到老师眼中勉强‘通过’的结果。这样‘惨烈’的经历,对信心的打击是巨大的,我也曾迟疑和否定自己,但幸而身边有师长和同学的鼓励,使我能够一以贯之,用坚持换来学业的进步和品格的成长。”
今年的众多高分考生中,有位叫做谢宇航的学霸的经验特别值得注意。他是乌鲁木齐的考生,高考中取得了685分的好成绩。他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用50天时间,把数学从拖后腿的学科,直接提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
高三之前,谢宇航的数学成绩就一直不太好,偏科比较厉害。高三第二次月考,他的数学才只有114分,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这个成绩显然不足以让人满意。谢宇航自己感觉到很沮丧,他就写了一张140分的小纸条贴在了自己桌子上。
很多同学“愤”发图强,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是谢学霸是怎么做的呢?
在之后的50天内,他疯狂地做了六七十套数学卷子。这也不是重点。
(敲黑板的时候到了!!!)
重点是,在狂做卷子之余,把做错的题目和不确定的题目,全部认认真真地把过程总结到纠错本上。并且坚持每天复习5道,总结2道。
然后,在之后的一模考试中,他的数学就取得了146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在今年的高考中,谢宇航数学取得了145分,比起高三的第二次月考,提高了整整31分。
所以有一张“狠”,叫学霸对自己的“狠”。
03
终极秘笈3:时间管理
高中尤其是高三的时候分秒必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担任班干部、参与各种活动都会耽误学习时间,容易分心,那么学霸是怎么做的呢,他们是怎么协调好学习和其他工作的时间的呢?
北京一零一中的学霸刘泽浩坦言道:高一时与朋友聊天,发现其他人都过得轻松自由,而他却因班级事务缠身而十分困扰,对未来人生规划也产生了茫然之感,于是便辞掉了班长的职务,经常逃课、跑步、看书,我幻想无事一身轻能够让心灵自由成长。
直到高二时朋友送他一本《悉达多》,这本书让他意识到,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在生活本身,每一次的历练与挫折都是人生拼图上不可或缺的一片,唯有真实而坎坷的经历方是真正的圆满。“我们的成长是不可飞跃的,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走好,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看来学霸都是擅于正向思维,以及及时反思及时调整自己。
想通了过后,刘泽浩同学又开始担任了年级学生会主席与班长,高中三年有很多时间都是在组织活动和筹备活动中度过的。如何不让参与活动而耽误自己的学习?李泽浩说他坚持做到坚守原则和高效学习。
“坚守原则”是指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学校安排活动也都会避开考试,只要做到在活动中正常完成作业,在活动后尽快投入复习,便能将影响缩到最小化。“高效学习”便是在活动中抓紧一切时间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将细碎时间用来做作业,完成了基本任务,学习上便不会掉队。
由于组织了英语节、话剧节等诸多活动,李泽浩说,现在当他面对无数任务时,仍能从容应对,这些都是得益于组织活动中锻炼的协调能力以及练就的高效学习效率,即使时间紧张也能完成任务。而且这些活动更是给他与同学交往的宝贵机会,多结识朋友开拓了视野,“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情商,对语文考试可能还有帮助呢。”
黄子晴同学也是多才多艺,她是校园电视台技术部成员,在校园电视台活动中多次参与拍摄、制作电视台节目,特别是在第六届校园电影节中,她和另外两名同学创作完成了北京十二中第一部动画电影,在工作中,她主要负责的部分是影片的录音、混音的工作,这项内容需要特别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很多的时间来完成,很耗时间和精力,看过电影的同学,除了对影片的整体画风、后期剪辑印象深刻,对电影的录音方面颇有赞赏。最终,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比赛的二等奖。
04
终极秘笈4: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
北京一零一中2019届人文实验班李雨潇,是班级团支书和年级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高考总分669, 数学满分。她认为,生活不止有学习,更有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事。
在她的自述中,她这样说:
“我也积极地参加学校的活动。作为班级的团支书和年级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我组织并参与了许多学校的活动:假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支教……我并不认为这些活动是对学习时间的挤占,相反,我觉得它们是对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愿意把学习看作是与自己的对话,而把活动看作是与世界的对话。换言之,我认为组织、参加活动是我作为一个个体在社会中存在感的体现。”
“课余时间,我也愿意去接触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喜欢语言,所以我就在假期学了西班牙语,又利用学校选修课的资源学了一些法语;我还喜欢看体育比赛,遇到大赛,我会拉着父母一起看,一起在电视前为激烈的比赛兴奋、为不利的局势担忧、为精彩的赢球喝彩……”
“这么看来,我好像做了许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中显得有些浪费时间,但当我再次投入学习的时候,我反而会更加专注、更加有动力。高三的生活不仅仅考验学习能力,更考验自我调节的能力。一根弦绷得太紧会断,所以我更愿意用一些自己喜欢的、放松的方式来自我消化那些学习中带来的负面情绪。”
“我不否认学习是一件很累很枯燥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过被学习虐得想放弃的心理。但这恰恰是让我们跳出舒适区来升级进阶的方式,认为学习很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从很累很枯燥的学习中发现一些偶然的乐趣,比如做出一道难题的成就感,比如成绩开始提升的自豪感……这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05
终极秘笈5:优良的班风氛围
2019年高考,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1)班交了一张惊人的成绩单。在全体老师和所有同学共同努力下,这个班有32位同学达到清北录取条件,50位同学达到浙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