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瞬息万变,教育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其重要地位不可撼动。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江西省,这个明明占地面积不小却莫名存在感极低的省份,在面对高教问题时同样有着自己的痛点。
尤其是在周围各个手握顶尖高校的教育强省的无情衬托下,被厦大、浙大、中大、华工、中科大等一众王牌院校包围的江西省时常被调侃为“高教洼地”。
纵使江西省内仅本科大学就有45所,理论上并不缺大学,但目前真正能在高校竞争中撑起江西门面的,还得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南昌大学。
01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南昌大学作为江西最好的大学,是省内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所在的城市南昌,是“八一”起义的发生地,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素来有着“英雄城”的美名。“南昌”二字,也寄托着“昌大疆土”、“南方昌盛”的美好愿景。南昌大学也早在一百年前,便诞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
南昌大学的前身分别为江西医学院、江西大学以及江西工业大学。而这三所院校又分别溯源于1921年创建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和1958年创建的江西工学院。
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于战时江西抗战后方泰和县的国立中正大学,在首任校长胡先啸的带领下,熬过了抗战艰辛与内战纷乱,在那个不平静的年代里,汇集众多名家,跻身为民国一流学府行列,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19所国立大学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中正大学先后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和“南昌大学”。
在1952年到1953年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中,南昌大学被撤销建制,留师范部,改名为江西师范学院。而校内其余的多个学科,则被并入了其他高校。
在这次调整中,这所彼时仅仅存在了四年的“南昌大学”,所拆分出的5个学院22个系,则分散到五湖四海,共支援了国内15所名校的学科建设。
其中,化学系、文史系、水利工程系、物理系和俄文系并入武汉大学;
数学系、生物系并入中山大学;
电机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并入华中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系并入湖南大学;
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电力部分并入华中科技大学;
畜牧系、农业工程系、农产制造系并入华中农业大学;
电机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则南下广州,并入华南理工大学;(以上高校皆以现学校名称指代)
……
1962年,省政府决定将江西师范学院生物系划归江西大学。
1958年7月1日,应现代化发展所需要,江西工学院正式成立,并于1985年更名为“江西工业大学”。
1993年,江西工业大学与江西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2005年,江西医学院并入,组建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南昌大学。
不得不承认,当年的院系调整对于曾经教育事业辉煌的江西而言,是一次元气大伤的变动。
事实上,江西自古以来便重视教育,书院数量领跑全国,科举时代人才辈出,白鹿洞书院更是以“天下书院之首”闻名于世,唐宋八大家之中,有三位是来自这片土地。
而如今半个多世纪以来,江西却再无顶级学府。
曾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江西也曾有过教育复兴的曙光,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分校,却又在形势稳定后全部撤回。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遇,也就此擦肩而过。
南昌大学这位昔日王者的解散,如同一颗流星的谢幕,短暂而耀眼的光芒过后,是散落开的满天星辉,广泽华中、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教发展。
滚烫的热血输送至四面八方,定下如今的大局乾坤,原地却只留下余温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