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3 12:19:23

桂平市厚禄乡第二初级中学 覃丽萍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活动特点积极发起心理疏导活动,在为教学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支持的同时,能够帮助班主任以更高的效率排查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时期,心理反差较为明显,心理活动比较矛盾,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走出发展误区,这是初中班主任必须积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初中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一)因学习引发的心理问题

因学习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心理疏导活动中的“钉子户”,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压力大、学习焦虑、消极厌学等心理问题屡见不鲜: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开始出现焦躁心理,渴望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从而与教学进度实现完美接轨,但回顾既往的教学活动,学习能力差、学习效率低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有的教学结果严重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引发厌学、弃学等消极心理;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过于关注当前的学习成果,一旦出现成绩下滑、考试失利等问题,其学习效率直线下降,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也开始出现偏颇。

(二)因活动引发的心理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于外界事物、人物的感知变得更为敏感,渴望得到外界环境的关注,但同时畏惧来自于他人的批评和指正,在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之前,外界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使其未来发展走向不同的方向。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自我价值,在受到表扬之后,过度膨胀,产生“天下第一”的骄狂情绪,使其做出严格失实的自我评价。

二、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

(一)对症下药,精准疏导

心理疏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发展误区,以更为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但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所发起的心理疏导工作流于表面,学生对于班主任的配合不够积极,心理疏导并不能取得对应的教育价值。在心理疏导活动中,班主任不仅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做好奠基工作,更要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为其未来成长提供更多支持。在全面掌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的类型、特点之后,班主任可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开展教学疏导工作——对于因学习成绩而引发的心理压力问题,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绩变化现象,将其定义为正常现象,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的同时,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并通过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掌握相关学习方法,提升成绩,解决压力问题。在初中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班主任应落实“对症下药”的教学思想,积极做好心理疏导,为学生提供成长支持。

(二)学生参与,双管齐下

部分班主任在心理疏导活动中一力承担疏导任务,但面对数量大、周期长、形势复杂的心理疏导问题,班主任常常会生出一种无力感。为保障心理疏导工作的实效性与应用价值,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疏导活动当中,依靠学生的力量保障心理疏导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心理问题表现形式比较复杂的班级,班主任应从班集体中选择责任意识较强、整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心理疏导小组,帮助班主任分担心理疏导任务。对于行动能力较强的心理疏导小组,班主任可利用课间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疏导活动的核心与内涵,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相关疏导活动当中。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对班主任抱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寻求朋友或同学的帮助,班主任可要求学生承担对应的心理疏导任务,以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双管齐下”的心理疏导制度,提升疏导效率,帮助学生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阴霾。

(三)家校互动,助力学生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积极地解决心理问题,班主任应摒弃“教育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的错误思想,要求家长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主动参与到心理疏导活动当中。班主任可利用线上技术建立微信交流群,对学生的反常行为、消极态度进行汇报,要求家长主动行使为人父、为人母的管理职责,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依靠家庭力量对学生进行疏导。初中生较为敏感,情感意识多变,班主任应为学生积极创造交心、谈心的机会,依靠面对面交流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合格的心理疏导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极解决成长难题,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积极发挥身边的可用力量,引导学生、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心理疏导活动当中来,帮助其清理心灵上的尘埃,确保其健康成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