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试例子,可以知道:
(1) %f格式,输出带有小数点的浮点数;
(2) %e格式,以科学计数法e的方式输出浮点数的值,例如上面的例子中,输出:
x1 = 1.250000e 01
根据科学计数法e的表示格式,e字母后面带数值N表示10的N次方。那么,1.250000e 01这个数值中,e字母后面带有数值1,表示10的1次方。所以有:
1.250000e 01 = 1.250000 * 10^1 = 1.250000 * 10 = 12.5
所以对于x这个数值,使用%f, %e格式表示,都是相同的值。
5 转移字符转移字符格式有:
(1) \n --- 换行;
(2) \t --- 水平跳格,如同按下TAB按键;
(3) \r --- 回到当前行的开始位置;
(4) \’ --- 输出单引号;
(5) \” --- 输出双引号;
(6) \\ --- 输出一条反斜杠;
如下是程序测试例子:
程序运行的结果如下:
其中,注意:
printf("abcwww\r123\n");
开始在新的一行输出 abcwww,然后,遇到 \r 的时候,回到行的开始位置,就回到字符a这个位置,然后,再输出123,此时,新输出的123字符就把abc字符给覆盖。最终,输出123www这样的字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