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知识纲要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要点:
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学前时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0~6岁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活动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
2、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3)教育心理实验法
3.测验法4.调查访问法5.问卷法6.谈话法7.作品分析法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P7~9
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必要性1.幼教工作者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培养幼教工作者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3.幼教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并在教育工作中使用各种方法了解儿童,可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年龄特征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学前期心理发展各阶段的名称P24我国现在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是:
1.婴儿期(或称乳儿期)0~1岁其中可分为: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
婴儿晚期6~12月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3.学前期3~6岁
其中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4.学龄期6、7岁~18岁其中可分为: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4、15~17、18岁。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简单口语在2-4岁;掌握数概念在5—5岁半;形象视觉发展在4岁以前;坚持性在4—5岁;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4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新生儿期(0~1月)的心理特征: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达尔文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莫罗反射、巴布金反射等);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出现;认识世界的开始(感知觉是低级的心理过程,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味觉);人际交往的开端(新生儿和别人交往是通过情绪和表情来实现)。
1~6月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手眼协调动作开始(4—5月能抓住所看到的东西);主动招人;开始认生(5~6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6~12月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言语开始萌芽;依恋关系发展。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最初步生活自理、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不需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选择性的发展上。其基本特征是:
1.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因而也称为视觉偏好。
2.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3.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婴儿注意的选择性有如下主要规律和特点: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
.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
4.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5.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
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
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有如下特征:
1.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P180”的认识密不可分。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
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
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民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幼儿2--4个成人4--6个)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3岁能集中3-5分钟、4岁能集中10分钟5-6岁能集中15分钟至20分钟)
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P70~72 P59
注意的选择性是指幼儿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
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期注意的选择性表现较以前更加明显。它一方面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另一方面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情绪有关。
根据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特点,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以提高幼儿活动的效果:
一是应当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目的要求,有意识地训练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使幼儿的注意指向和集中到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内容上来。
二是教师或家长在安排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三是教师要了解、研究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动觉与平衡觉等。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下: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新生儿的最佳视距20厘米)
颜色视觉(辨色力)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往往与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色盲分4种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
新生儿听觉发生的指标P87(新生儿偏好听人的声音、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高音调的声音)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大小知觉(知觉恒常性)、方位知觉(上下、前后、左右。它是幼儿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距离知觉(深度知觉是其中一种)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学前儿童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和观察方法的发展(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知觉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
适应现象是指人的感觉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对比现象,即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先后对比、同时对比)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根据幼儿活动有无目的,可以把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叫做无意记忆;相反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有意记忆。
根据对记忆材料是否理解,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一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死记硬背”。 意义记忆是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因此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在儿童语言发展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词的形式来记忆材料。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词记忆也逐渐发展。幼年健忘:是指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3—6岁儿童记忆发展有四大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有四个方面: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4.记忆内容的变化。
3—6岁儿童记忆发展有四大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进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保持就是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记忆保持和遗忘规律的应用
1.学过的东西要及时的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如,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时眼耳手脑并用等等,以提高复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复习的效果。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测量的记忆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我们应当以记忆恢复的规律来正确看待学前儿童的记忆,并利用这一记忆规律来组织孩子的学习、游戏等活动,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4.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在同一时间内不要求孩子学习、识记的内容太多,否则,产生干扰,加重孩子的负担。要求孩子记牢的材料或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巩固。
5.排除疲劳的干扰。学习或识记活动的安排,要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交替安排,以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轮流工作,轮流休息,以利于提高记忆效果。
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人们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创造出的形象都是新的。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体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形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1.幼儿想想夸张性的表现:(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混淆假象与真实。2.幼儿想想夸张的原因:(1)认知水平的限制。(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3)想想表现能力的局限。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2~3岁)P164~167 (3~4岁)P167~168 (4~5岁)P168~170(5~6岁)P170~171
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概括性。二是间接性。思维的发生对学前儿童认识活动发展的意义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2岁左右,出现了词语的概括)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和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另外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和近视性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这是高级的思维方式,严格说来,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对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即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依靠对事务的直接感知,同时思维也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是直观行动思维)
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动作在其中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这种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3)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与它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反映。
学前儿童概念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2.以具体特征为主。
学前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这是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另一种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1.是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2.是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
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
推理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
演绎推理的简单而典型的形式是三段论。三段论是由三个判断、三个概念构成,每个概念出现三次。它是从两个反映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推出新的判断。
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属于前概念的推理。
学前儿童对事物理解发展的趋势是: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是: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是:
前言语阶段(0~1岁)2.言语发生阶段(1~3岁)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6、7岁)
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 2.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词汇是指词的总汇。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词汇,每个人又有个人的词汇。
儿童的词汇可以分为消极词汇(被动词汇)和积极词汇(主动词汇)。消极词汇是指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实际上理解也是不深不透的。积极词汇是指儿童自己能说能用的词汇。
4~5岁是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代词
从儿童说出的句子类型看,有下列发展的趋势: 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句的时间一般是在1岁~1岁半。
电报句又称双词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一般出现于1岁半至2岁半左右。书面言语是指以文字作为工具的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话。
情境言语是指只有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作辅助和补充的言语形式。
独白是一个人独自向听者讲述。独白言语是在幼儿期产生的,随着活动的丰富和发展,幼儿有独立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讲述自己的知识经验的需要,独白言语也是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口吃是言语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部分是生理原因更多是心理原因造成出现在2-4岁为多。造成的口吃的原因是:说话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还有来自于模仿。
连贯言语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够反映完整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境。6~7岁儿童已能连贯、完整地说话。。
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度形态。它有1.游戏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 2.问题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简单、零碎,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等。
学前儿童识字的过程: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
幼儿口语的培养P257~262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原始情绪反应是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的情绪表现,如,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分化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哭。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2.笑。(1)自发性的笑和诱发性的笑
(2)不出声的笑和出生的笑。(3)无差别的笑和有差别的笑。3.恐惧。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了四个阶段:(1)本能的恐惧阶段;(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阶段;(3)怕生阶段;(4)压力感阶段。学前儿童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表现P284-286
学前期儿童情绪培养的策略是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1)保持和谐的气氛;(2)建立良好的亲自情和师生情。2.成人的情绪自控。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但不能过分溺爱和过分吝啬爱。为人之师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还要理智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态度。3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1)转移法;(2)冷却法;(3)消退法。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1)反思法;(2)自我说服法;(3)想象法。
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意志是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包括三个基本特征:明确的目的;意识调节行动;克服困难。
儿童动作发展有以下规律: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首尾规律;3.近远规律;4.大小规律;5.无有规律。有意运动与无意运动的区别(P88练习)
根据动机和目的的关系之不同,可以把幼儿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是指与具体行为目的直接相连的动机。间接动机是指与目的不一致,只是间接联系着的动机。
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
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年龄,也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成熟3.教育和练习4.激发动机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个性的特征主要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其标志有以下四方面: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先天气质差异(出生~1岁前)2.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3.个性初步形成(3~6岁)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
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兴趣是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三个阶段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3~6岁)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指向性方面。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划分对学前儿童同样可以使用。近年来,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幼儿性格年龄特点的实际表现: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前儿童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一种抚育关系,一种教养关系。
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影响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发展的因素:1.婚姻关系2.家庭结构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助的关系。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1.外表2.社交技能
性别角色行为是指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的行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
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1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婴儿依恋发展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
1.儿童的活动兴趣。2.选择同伴。3.社会性发展。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2.父母行为。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移情水平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
亲社会行为是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援助等行为。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
这个阶段的儿童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有所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各性差异。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如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同伴相互作用等。3.移情。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有以下特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体。(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儿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1.父母的惩罚。2.榜样。3.强化。4.挫折。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突出的问题有:
1.任性。想要什么家长就得给什么。2.依赖性强。样样事情都依赖父母,独立性差。
3.自私。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4.不合群。不会和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
5.胆小。有些孩子会因为家长照顾太多而表现出胆小,离开家到外面时不敢自己独立去做什么。
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缺失。2.独特。3.家长—子女关系。独生子女父母的高焦虑影响其孩子,而父母的过多关注影响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
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
1.家庭教育。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4)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2.幼儿园集体教育。 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工作。具体应注意做好:(1)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3)注重个别教育。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大方向总是在进步,总是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从不齐全到齐全 从笼统到分化 从具体到抽象 从被动到主动 从零乱到成体系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是:
1.发展的高速度。2.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3.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等。
家庭环境一般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口和社会关系、家长职业和文化水平以及家庭教育。
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它们之间关系是复杂的并相互影响与制约。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P409~410
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1.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2.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3.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是在同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发展的。
1.和成人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儿童与周围的实际联系是以成人为中介实现的。
(2)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形成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掌握社会历史经验。(3)儿童的个性是在交往中形成的。
2
.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协作关系。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如下:(1)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3)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4)可以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是指儿童心理内部的因素。
1.儿童心理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念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协作关系。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如下:
(1)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3)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4)可以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