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影响
有个妈妈跟我诉苦说他们家孩子越拉越不听话,全家都要听这个孩子的才行。有一天,大晚上的这孩子非要喝饮料,而且要求父母当下去给自己买。父母说天晚了,明天再说。孩子就以哭闹威胁父母,死活非要父母去给自己买。
奶奶跑出来训了父母一顿,然后吩咐爷爷下楼给买了上来。听这位妈妈说,他们家三代单传,就这一根独苗,平时爷爷奶奶非常溺爱,结果孩子越来越任性。而且爷爷奶奶还把孩子任性当成口头禅挂在嘴上,当着孩子的面总是“这孩子真任性,谁都得听他的”。孩子也就越来越任性了!
性格是生活的产物。极端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必然培养出任性的孩子。一味娇惯溺爱,把孩子地位摆得过高,使之处于特殊化的地位,成为家里的中心,让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度膨胀。家长一切由着孩子,纵容放任,孩子怎能不任性?而成人当着孩子的面反复地述说孩子的任性,好比给孩子贴上一个消极的标签,就足以把孩子引导成一个任性的人。可以说,孩子的任性常常是成人“培养”的结果。
病理性的人格障碍
这是我们一般不大会遇到的状况,情况发生比较少,作为一个提醒吧。
这种孩子一般平时不爱惹是生非,甚至很乖,可是会有突发的冲动发火,脾气暴躁。小军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妈妈觉得小军最近好像变了一个人。这不老师又给小军妈打电话,说他在幼儿园和同伴发生了冲突,和老师顶撞,老师怕他冲动,所以请小军妈妈来一趟。
没想到小军看到妈妈之后,立刻激动起来,怒不可遏,当即就冲进办公室打翻了老师的办公桌,然后跑入教室,推翻了很多桌椅,完了又冲了出去,就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老师和家长谁也劝不好,拦不住,面面相觑,一起摇头叹息,弄不明白小军怎么突然这么任性。小军的行为属于爆发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爆发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他的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由于控制能力差,这样的孩子容易与别人发生争吵或冲突,往往可以因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的愤怒或暴力行为;每次在暴怒或暴力行为之后,十分内疚懊悔;在间歇期表现正常,能与人正常相处,但过不了多久,暴怒或暴力行为等又会重新表现出来。
这种孩子的挫折耐受力差,遇到的刺激强度即使很小,也能触发强烈的情绪反应,给人的感觉是任性地胡闹。这是需要专业治疗的一种状况,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如何解决孩子任性的问题:不关注,不迁就
卢勤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她带自己的儿子去妈妈家吃饭,儿子因为一件小事发起了脾气,那个时候饭菜已经上桌,大家谁也不理会发脾气的孩子,自管自的吃饭,谈笑。
这个孩子哭喊了一阵,发现没人理会自己,就一边哭闹,一边偷偷的从手指缝里观察大家的反应,发现大家照旧做自己的事,还不停的说饭菜好吃,他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洗手吃饭去了,而且一边吃一边说:“好吃,真好吃,发脾气不吃饭的孩子最傻!”
事后,卢勤老师告诉自己的儿子,哭闹不会得到他想到的东西,这样只会减少他的机会,从此之后,他们家孩子再也不任性发脾气了。
从一开始就不迁就孩子往往对孩子来说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其实孩子任性,常常怪不得孩子。许多父母或祖辈,孩子刚一哭闹耍性子,就心软了,就百依百顺。等到孩子已经掌握了任性哭闹这个要挟大人的“法宝”,知道任性可以摆布大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无体止地恶性发展下去时家长才发愁,这时就难办了。
我家大宝和二宝经常闹矛盾,所以一般开车回家的时候我会坐在中间把他们两个隔开。但是大宝爱和奶奶讲条件,这不我们回来的时候我坐在了前面,让奶奶陪着他们两个。奶奶刚要坐在中间,大宝说:“不行,你就要坐在我旁边。”奶奶就真坐在他旁边而不是他们两个的中间了。
结果路上他们两个闹了起来,奶奶开始一个劲的说大宝,不让大宝欺负二宝,最后发现说服不管用,就开始打大宝。他们一闹我就说让奶奶坐中间,但是人家老人家说:“他不让我做在中间的!”结果她还不是管教无效的时候就开始动手打孩子,早坐中间什么事儿都没有了。
所以任何事情从最开杜绝,反而是最好的。孩子出生后,就和父母处于一种亲子互动的关系中,互动过程中,他们会很敏锐地抓住时机学会影响父母,甚至要挟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从很早就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不给孩子学会用任性要挟父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