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面对同一堆知识点,相比新手,专家能更灵活地构建和运用多种知识结构去组织。比如,对于同样一份几百页的Word版书稿,经验丰富的图书编辑能拿出多种编排方案去搭建内容的架构,并且能很快看出什么该删除、什么该保留、什么该调序、什么该修改,而新入行的图书编辑往往只能按照原稿的顺序去编排内容。
当然了,每个孩子在开始学习某门学科的知识时,都是新手的角色。那么,我们能否引导孩子像专家一样,搭建联系紧密、意义丰富、灵活多变的知识结构呢?
03要想帮助孩子搭建联系紧密、意义丰富、灵活多变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先看看专家是怎么搭建的。专家在组织知识之前,离不开大量的观察、比较与归类。可以说,正是在反复观察、比较异同点和进行归类的前提下,这些知识结构才得以形成。
具体到孩子的学习,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观察、比较和归类的习惯。下面有几个具体的小建议。
1)在学习新知识点时,引导孩子把它和已学的旧知识点进行比较,尝试找出区别与联系。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上,关于梯形的定义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如果孩子在学完平行四边形后,老师或家长能够引导孩子寻找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孩子就会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的话,孩子即使忘记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也能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推导出来后,他就会知道,很多数学定理/公式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自己实际需要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种相互联系、相互比较的思考方法,不仅能帮孩子加深对新旧知识的记忆,还有利于孩子发展类比、转化、推理、归纳、概括与抽象的思维能力,提升孩子对知识进行高水平加工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组织知识。
2)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知识。
在学校学习时,每当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或者到了期中考、期末考,老师常常会帮助学生梳理出思维导图,一些学生也会自己梳理。很多学生都懂得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但可能会觉得,我把老师或者成绩好的同学梳理的思维导图拿来用就好,自己不用梳理。这种想法在低年级的学习中没什么关系,但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可能会体现出弊端。
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清晰地呈现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散乱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结构呈现出来,还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而后者往往建立在自己亲自作图的基础上。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曾经很喜欢收藏别人做的思维导图,觉得当伸手党挺方便的,把别人梳理好的图直接存起来就好。这种做法,曾让我产生一种“一图在手,知识尽有”的错觉。但当我过了一段时间再翻看那些思维导图时,我觉得图上的文字很陌生。当然,我是认识那些文字的,只是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组成图的。后来,当我尝试自己去画思维导图时,我明白了自己作图的意义所在。
一个人在画思维导图时,需要阅读文本、理解意思、提取关键词、梳理层级关系。直接看图的人,只能看到多个关键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没有阅读文本、理解意思、提取关键词、梳理层级关系的过程,也就没有分析文本、比较异同点、归纳信息的过程,这就导致了直接看图的人很难对图中的文字有深度的理解。
可以说,对于作图的人来说,思维导图=关键词 层级关系 具体的意思 丰富的实例;而对于直接看图的人来说,思维导图=关键词 层级关系。换句话说,作图的人懂得将大量的信息“压缩”成一张图,也懂得将一张图“解压”成大量的信息;而直接看图的人不懂得如何“解压”,只能看到有限的“被压缩”的信息。
因此,亲自为学科知识搭建思维导图是有必要的。如果老师、同学或者辅导教材提供了学科知识的思维导图,那么孩子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参考范例。自己在画图之后,拿自己的图与范例作比较,看看提取的关键词是否简明准确、层级之间的关系是否有误、是否漏掉了关键的知识点、有没有其他组织知识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孩子以更紧密、更有意义的连接方式去组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