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必须各科都过线吗,考研所有科目都必须过线吗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25 00:39:10

据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76万,2023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再创新高。2024考研人数会不会持续增加呢,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估计人数也不会少。

有人说,选择和努力都重要,但其实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选择对了,接下来的努力才会有意义。如果方向错误,努力将会是徒劳的,甚至会越走越远。针对这一点,一起回忆一下那些年踩过的“坑”,并且一起避坑。

1、要自信,也要认清自己

有人习惯于做最坏的打算,预料最坏的结果。但这样的心态用到考研,非常不合适。刚开始把目标定在一个比较高的名校,然后随着时间和复习情况的变化,目标院校的层次越来越低。也有这样的考生,看见考研的小伙伴报名校,我也一定要报名校。甚至为了考名校,花掉自己好多年的时间。但过来人的建议是,不要执着于名校,一定要筛选自己适合,能力所能及的院校,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经验,对大部分考生才有参考价值。

2、战线太短,中途放弃

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考研大军,有的人目标明确,有的人随波逐流。不管因何选择考研,我们都要清楚地知道考研不是说说而已,要想“上岸”必须要有决心、持久力以及自控力。

每年,有太多不同的人,重复着相似的故事,只有目标明确,又足够坚持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考研必须各科都过线吗,考研所有科目都必须过线吗(1)

3、对考研政策不了解,盲目决策

在决定考研后,一定要及时的了解当年的考研政策,比如报考条件、报名时间、网上确认时间等等具体的时间表,在当年考研管理规定发布后,要认真研读,做好笔记。

如果同学们有不了解的也可以咨询天任学姐哦。

4、复习规划不科学,有偏科现象

复习没有具体规划,实施起来只会越来越乱。有些人开始准备比较早,觉得时间早可以慢慢来,复习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结果后期亡羊补牢。如果能提前做好复习计划,发现学习规划与预期不符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按部就班推进复习进度。

有些同学,数学与专业课考的分数高,但是英语没过线,存在严重偏科的问题。英语靠积累,高数靠基础,这两科都没有捷径,埋头认真努力才是正道。

再次提醒小伙伴们,考研过线需要总分过线、单科过线,任何一个短板科目,都可能成为你上岸的阻力。要及时调解心态,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要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规避这些上岸路上的“坑”后,大家都能一战成硕!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