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录比是指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的比例。
“2023年研究生考录比约为4:1。”
这是新东方最新发布的《2023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解读报告》给出的数据。
该报告显示2010-2023的14年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25.7万人的速度增长。
其中2020年是347万,2021年是377万,2022年是457万,2023年是474万。
与之相对应的是录取人数的扩大。2022年考研录取人数达120万人,为2010-2022年最高;但因为报考人数的激增,使录取比例降至26.3%,为近十年最低。
从报考人数来说,2023年的考录比约为4:1,但是,由于疫情原因,考生临阵弃考人数较往年偏考,不完全统计,弃考率要在20%左右,这样2023年实 际参考人数也就在380万左右,如此情况下,实考380万,录取120万、那么录取率就是31%,考录比也就是3:1,这个考录比是相当高的。
但由于研究生考试是分院校和专业分别报名,分类录取,因此,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报名人数是不一样的,985、211等重点大学及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一些普通高校和所谓的冷门专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这使得各学校、各专业的报录比并不均衡。
以信息工程专硕为例,2022年国家线是(273,38,57),但34所自划线院校的分数线则都在(310,45,45,70,75)以上,即便如此,仍是“一硕”难求,不少学校复试线都高在340分以上,可见,报考人数之多。
普通学校和冷门专业,却是吃不饱,一是报考人数不足,二是上线人数不足,这样,第一志愿考生上线就等于进了“保险柜”,学校还不得不通过调剂来完成招生计划。
因此,对考生来说,总体的报录比的高低并无多少参考意义,每年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现在,报考人数已是定值,考试成绩也已“确定”,每个考生看这样的新闻没有意义——包括平湖一柱的本篇文章,唯有等成绩出来,看自己分数高低,看自己在本专业排名,与招生计划数相比对,是否能进复试才是硬道理。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