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
这些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
1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欣赏#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拟人 侧面烘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虚实结合 调动感官 侧面烘托等 )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创设情境)
3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①上冒着点儿热气。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拟人 侧面烘托 等)
……
学生们读着读着这些文质兼美的语言,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这正是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所在:
学习这些优美诗文,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同时,学习这些经典文章,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学习习惯。
如何能写出这般能够让读者产生联想,想象的灵动的文字呢?
我们分析发现,作者主要运用了一系列的写作手法: 反复,拟人,排比,对比,比喻,侧面烘托,调动感官,虚实结合等。
我们在反复的朗读,感受和赞美中被作家的这种文笔所感染。练笔还是我们的训练目标。
下面是学生描写秋天的优秀之作。
1 秋姑娘来了。树叶们蜷缩着身躯,趁着风儿扭动着,他们想舞出生命最后的舞蹈,想唱出生命中动人的曲子。听,哗啦,哗啦……
秋姑娘来了。果园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这是秋姑娘的馈赠。瞧,金灿灿的梨儿,红彤彤的苹果……他们在风里酝酿着。
秋姑娘来了。一夜间,昨天还是稀疏的草坪,今天就铺上了黄色的地毯。走在地毯上,发出沙沙的乐曲。麻雀像是受惊了似的,忽得从黄色的地毯上飞起。
秋雨来了。秋雨像小精灵似的在空中跳跃着,滴答滴答--(郭雨朦)
2 秋雨落在枯黄的树叶上,和树叶一起打着滚儿飘了下来。秋雨落在成熟的果子上,像给果子洗了脸,更加光彩照人。
---邓佳丽
3 秋雨,我喜欢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汤姆喜欢杰瑞,蓝天陪伴白云,我最喜欢你秋雨啊。
你没有春雨的悄然,没有夏雨的激烈,但却有秋雨的稳健,滴答滴答,散在小路上,石桥边,田野里,消除了夏日的燥热和烦恼。你是圣洁冬的使者。
--安梓赫
4 九月,温度时宜,不冷也不热。
九月的田野没了春的嫩绿,九月的天空没了夏烈日炎炎的红。九月像一位成熟的妇人,浑身散发着芳香。她把春天的牙苞,夏天的花朵,化作果实呈现在我们眼前。--赵文毓
5 秋风萧瑟,它吹散了小姑娘的小辫子,吹落了树上的叶子,吹响庄家地里地里玉米的叶子-于雯絮
孩子们运用所学方法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写出的文字是“活”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