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上面这首《游子吟》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经典传世之作,这首歌颂母爱的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个字,却生动感人地写出了温暖、贴心、细腻、真挚、无私、伟大的母爱,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尊敬之情。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即使你读过千遍万遍,每一遍都会让你产生强烈的共鸣,字字都会击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思母爱母的情感总会在心底油然而生。
《游子吟》千百年来被世人广为传诵,那么,这首诗歌是怎么产生的呢?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担任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五十来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她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又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母亲一边缝,一边小声念叨着:“多缝几针,缝得密实一点儿,才结实、耐穿。出门在外要多保重身体,早点儿回来,别让娘在家惦记……”
此时,母亲那沁人心脾的话语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如霜的白发又在眼前浮现,孟郊的心里一阵酸楚,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感到,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那么真挚、那么无私、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于是,孟郊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动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