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机器厂创始人,著名民族企业家滕虎忱
滕虎忱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己的禀赋,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父亲。
在那时封闭的社会,能通过微小的缝隙窥视外部世界,并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孩子指点,恐怕是农民里少有的远识。这种远识在近百年来潍坊的精英团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铁路开通后,途经的坊子煤矿成了德国人掠夺的重要目标,他们在这里建教堂、医院、学校等设施,先后有8个国家在这里设领事馆、辟商埠、办公司、开洋行,商业快速发展,坊子火车站周边逐渐成为“南北三条马路,东西十里洋场”的繁华闹市。
潍县处于山东半岛东西之间,又是半岛南北陆上通道的汇合点,得益于这一左右逢源的地理位置,开始与世界经济互通互联。当煤炭、农畜产品等通过铁路运往青岛再转至世界各地时,世界各地商品也通过铁路线源源不断发往山东内地,临近的烟台迅速被青岛所取代。
与此同时,潍县传统的城市封闭格局被打破,城市发展呈现出现代气息,城市化进程迈入新的轨道。
随着大量国外商品输入,潍县许多传统手工业开始瓦解。比如,质量上乘的外国机制面纱输入让“九千绣花女”失了业;先进脚踏织布机的引进让原有的“十万织布机”溃散。
在先进生产力面前,再庞大的传统经济体也不堪一击。
此时,滕虎忱的生活似乎也变得不堪一击。1920年,生活窘迫的他决定回潍县创业,将家中3间住房和土地变卖,与友人凑足3000元,租用东关大街民房合股开办华丰机器厂。不久,华丰仿造的铁制脚踏织布机上市,大受欢迎。
华丰机器厂原厂
华丰的欣欣向荣与滕虎忱的经营有方(特别是他对质量的重视)密不可分。
有一次,滕虎忱正要出差前往青岛,发现柴油机大甩轮精磨时的标准不够理想,遂强令将不合格零件砸碎,震惊业内。
后来,海尔张瑞敏“砸冰箱”、潍柴谭旭光“砸发动机”,不知道是否受到了滕虎忱的启发。可以肯定的是,在鲁商骨子里,质量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精于技术的滕虎忱对人才培养不遗余力,自建厂到“七七事变”前,华丰共培养了近千名技术人员。后来,这些人才分布潍县乃至山东各地,开办许多机器厂,为山东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
除了本土人才培养,此时,已有人远赴日本学习。学成归来的张干臣投身实业,返回潍县建厂。1931年,大华机器染厂投产。
接着,潍县陆续开了七家机器染厂,与遍布乡村的染坊一起,将潍县的染布业推向鼎盛。棉花种植、商贸流通以及染布与织布产业链条的完善奠定了潍县“华北纺织工业生产基地”的地位。
此时,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山东的经济重心开始由鲁西大运河沿岸转移至鲁东沿海地区。正是在这一历史趋势下,潍县逐渐从鲁东一隅的商业重镇上升为鲁中乃至华北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
至此,潍坊的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两大支柱产业轮廓初现,商贸中心地位凸显。
其后,由于国家贫弱、政局动荡,历经日本侵华、内战后,潍县曾经鼎盛的局面虽不复存在,但早期积累的人才为工业的快速复兴奠定了基础。
他们需要的,只是等待。
21947年10月2日,深秋夜晚的胶河格外平静。
距离潍县30多公里外的院子里灯火通明,戒备森严,气氛凝重。
房间内,华东*军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面对作战地图,狠狠吸了一口烟,一下子掐断烟头,随即下达了作战命令。
著名的“胶河战役”打响,战斗持续9天,我军重创敌军,10日,部队撤出战场,挥师剑指省会济南。
部队在离开时做了一件事——将华东*军随军卷烟社留在了青州,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利华烟草公司。1948年,利华烟草公司与建华进步烟草有限公司、中国新群烟草公司(1946年由新四军二师供给部创办)合并,迁往华东局驻地青州市,改成青州卷烟厂,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山东中烟公司的前身。
烟酒不分家。同一年,位于安丘的72家酿酒作坊集体成立了一家白酒企业——山东景芝酒厂。
潍县和济南相继解放后,滕虎忱返回潍坊重建厂房,华丰柴油机厂恢复生产。
这一年,威海环海铁工厂并入兵工六厂,不久后到潍县坊子筹建大华机器厂,1953年改名为“潍坊柴油机厂”(潍柴动力的前身,下称“潍柴”)。与此同时,在日本侵华期间被迁建至济南历山的华丰机器工厂也改名为“济南柴油机厂”(中油济柴的前身)。
1953年,大华机器厂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由坊子迁至民主街(今民生街)
在山东机械行业至今仍赫赫有名的两大工厂登上了历史舞台。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战争威胁,国内经济建设仍然围绕国防安全展开,但是,这对于潍柴来说却是发展的黄金时期。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潍柴新工厂落成,同时中速船用柴油机研制成功。
除明星企业潍柴外,潍坊这时期还有许多新企业诞生。比如,1954年在苏联支援下成立的昌潍拖拉机站、1955年建成的潍坊棉纺厂、1958年成立寿光县造纸厂等。
另外,潍坊的电子工业开始起步。1965年,潍坊市成立了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始电子产品的研究工作。同年,先后了建立潍坊仪表厂、无线电元件厂等5家企业。第二年又成立无线电工业公司,统一管理电子工业企业。
潍坊的行政区域也在不断调整,多个县区管辖权与邻近的青岛、淄博反复变更,原属于昌潍地区(潍坊市旧称,一直延用至1981年)的胶县、胶南、平度划归青岛,胶县即现在胶州市,胶南则包含现在的黄岛。直到1983年,潍坊的区域划分格局才基本形成,潍坊从此失去了最好的出海口,青岛则形成了今天的拥湾格局。
1978年,对潍坊来说,春风似乎来得更早了一些。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潍柴研制的新型坦克发动机获得大会表彰。
这一年,刚刚17岁的潍柴子弟谭旭光,进入工厂的第一份任务就是参与该项目研发。那时,他是班组里年龄最小的,但工作努力,工作之余就学习机械制图和政治经济学,晚上还攻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工友中简直是个“另类”。
后一年,潍坊电讯仪表厂(后改名为“潍坊计算机厂”)被一项名为“748”工程的神秘项目组选定为总成厂,这个项目的牵头人叫王选。
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潍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工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1980年,潍柴年产发动机达3726台,实现利润2395万,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好景不长,1982年企业效益和产量全面下滑。
对潍柴来说,似乎每一次高光之后都会迎来至暗时刻,或许是巧合,抑或是成大事前的磨砺。
改革开放伊始,社会上各种物资缺乏,汽车尤为突出,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缺重少轻的局面,国家决定引进重卡技术。
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专家组对国外重卡进行考察,最终选定了规模不大、技术不是最先进的奥地利斯太尔重卡,因为斯太尔车型最适合当时中国的道路情况,也符合中国80年代初的机械制造水平。
在最初的引进计划中,潍柴并没有进入候选名单。潍柴决定主动出击,潍柴领导“六上北京,五下济南”,最终山东省以济南汽车发动机厂退出为妥协,潍柴成功拿下与斯太尔的合作权。
此时,潍坊的风筝也越飞越高。
1984年4月1日,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行,来自美国、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风筝团体参加。
风筝爱好者在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现场放飞风筝 图源:新华社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次民间活动成了潍坊与世界互动的一个舞台,开创了“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
除了风筝,那时期潍坊的大舞台上亮点颇多。
1986年9月底,第一套华光Ⅲ型系统由潍坊运进经济日报社印刷厂,中国第一套激光照排系统横空出世,其意义不亚于当前被热捧的华为芯片。
第二年,华为才在深圳成立,潍坊电子产业的起点不可谓不高。
1988年腊月,原寿光县委*王伯祥见到了顶花带刺的鲜黄瓜,听人说东北有人会种“过冬不生炉的大棚”,顿时他眼前一亮,拍板决定党员先搞试点。
然而,建大棚要砍20多亩青玉米,在“以粮为纲”的时代,这个责任谁来担?
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王伯祥说:“损失县里补偿,政治责任我来承担。”不久,17个黄瓜大棚获得成功,涌现首批种菜“万元户”。从此,贾思勰的故乡蔬菜种植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