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人物特写,决战中途岛图片超清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3-02-17 12:03:57

1942年5月28日,在珍珠港紧急抢修的约克镇号(CV-5)航舰。约克镇号后来遭日方连番攻击沉没,美军随即将新航舰(CV-10)也命名为约克镇。图/美国国家档案


反之,日方认为在自己开始攻击中途岛后,美国舰队才会由2000公里外的夏威夷赶来救援。殊不知对方早已猜到自己的意图,并且布下一切可用之兵,直到战役开打,日方才发现美军舰队存在。


●为什么对敌舰要俯冲轰炸?


「决战中途岛」电影以航舰企业号(USS Enterprise CV-6)号上第6轰炸中队的队长贝斯特上尉(Richard Best)为主角。片中贝斯特是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对敌舰俯冲投弹。为何要采取这种方式?


在现代化精准导向弹药出现之前,由飞机上投弹攻击地面目标,其实有极高困难度。依据美军的统计,二次大战时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大约有一半炸弹的落点,距离瞄准点超过800公尺以上。


如果是轰炸城市,几百公尺的误差还可忍受,但要攻击船只就必须精确瞄准。二次大战时,唯一精准轰炸方式就是俯冲投弹,如果俯冲角度愈接近垂直,投出炸弹时机愈晚,命中率就会更大。

决战中途岛人物特写,决战中途岛图片超清(9)


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包办了中途岛所有击毁日舰的战机。图/美国海军资料照片


中途岛战役时,美军航舰的俯冲轰炸机,是道格拉斯公司的SBD「无畏」式(Dauntless),兼任侦察与俯冲轰炸的任务。每艘航舰上有2个中队的SBD,包括1个轰炸中队(VB)与1个侦察中队(VS)。舰上另有1个鱼雷轰炸机中队(VT)与1个战斗机中队(VF)。


●鱼雷机惨重牺牲的代价?


另外一个攻击敌舰的方法是鱼雷:理论上说,鱼雷轰炸只要对准目标投下鱼雷,不必考虑前置量,难度似乎低于俯冲轰炸;鱼雷攻击敌舰水线以下,一旦命中的伤害,也比炸弹更大。


事实上在中途岛,美军的鱼雷攻击却成为最大悲剧:这是因为舰上的TBD「蹂躏者」(Devastator)鱼雷轰炸机已经老旧,遭遇日军战机毫无招架之力;加上制式Mk13鱼雷状况百出,不但必须在很慢的速度、很低的高度才能投出,而且可靠性极差。


总计中途岛之役当中,3艘美军航舰共派出41架TBD鱼雷机攻击日军舰队,结果没有任何一枚鱼雷命中,却被日军击落35架,3位领军出击的中队长都殉职。其中大黄蜂号上的VT-8中队,还创下15架飞机全灭、只有1名飞官生还的悲壮纪录。


不过,鱼雷机的惨重牺牲并非没有代价。由于鱼雷机是贴海来袭,他们的前仆后继,使得日方战斗机全部集中在低空,此时从高空接近的SBD俯冲轰炸机却鬼使神差地找到日本舰队,而且是3个中队同时飞抵目标:训练都未必能做到如此成绩!


47架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从空中冲下,日方完全措手不及,一轮攻击就炸中日本4艘航舰的3艘(赤城、加贺、苍龙),让它们受到致命伤。


日军从珍珠港事变以来的连串胜利,就此划下休止符,也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决战中途岛》气质更偏六七十年代经典老片,当然技术要比以前进步太多。电影用了大量飞行员主观镜头来展现美军出奇制胜的关键--俯冲轰炸,临场感极强(拍空军海军确实比陆军视觉更刺激)。除前线外,还展现了后方情报部门、指挥部门的工作,让这一历史转折点充满玄奇色彩:“我为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情报失误负责。”三线并行之下,片中群像人物也都非常精彩。包括对日本海军将领的复杂刻画,对善良的中国底层村民的刻画,还致敬了一下约翰·福特导演,揭示对于当前局势下的今天,和平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