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片,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首页 > 科技 > 作者:YD1662024-05-03 09:56:17

该内容转载自攻城狮原创之设计分享

1.晶闸管的简介: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作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称为可控硅。1956年贝尔实验室发明晶闸管,1957年通用电气开发出第一个晶闸管产品。晶闸管有普通晶闸管及其派生的晶闸管,一般提起晶闸管指的是普通晶闸管。

2.晶闸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晶闸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片,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1)

上图中,a是晶闸管的外形,b是晶闸管的4层半导体结构,c是电气符号。

内部是PNPN4层半导体结构,分别命名为P1,N1,P2,N2四个区,P1区引出阳极A,N2区引出阴极K,P2区引出门极G,四个区(如上图2-7)从上到下依次形成J1,J2,J3三个PN结。如果施加正向电压,A接 ,K接-,则J2处于反偏状态,只有很小的漏电流通过,相当于阻断状态;如果施加反向电压,A接-,K接 ,则J1和J3处于反偏状态,器件仍然处于阻断状态,仅有极小的漏电流流过。

3.晶闸管导通的关断的基本原理:

晶闸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片,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2)

上图中,a是晶闸管的晶体管等效模型,b是等效晶闸管电路及电流流向

在a)图中,通过斜面将四层半导体结构分为2个PN结,这意味着晶闸管可以等效看成由P1N1P2和N1,P1,N2构成的2个晶体管V1,V2的组合体,如b)图所示,如果外电路向门极注入驱动电流IG,则IG流入三极管的基极,使得V2三极管导通,流过导通电流IC2,进一步引起V1三极管的基极导通,使的Ic2导通,注入V1基极,形成正反馈,最终使得V1和V2三极管完全导通,即图中晶闸管(A点和K)导通,此时撤掉EG产生的IG,晶闸管仍然导通(可以看成自锁效应),因此想要使得晶闸管关断,必须去掉阳极所加的正向电压,或者给阳极施加反向电压,或者使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降低到导通门槛值以下,这样才能使晶闸管关断。

因此可看出晶闸管导通只需要一个触发信号,即施加开通信号后,信号可以消失,但是晶闸管已经被驱动,也不会因为触发信号的消失而关断或者改变状态,仍然一直导通。

晶闸管被触发导通的几种其他情况:

(1) 阳极电压升高的相当高的数值造成雪崩效应(绝对高的电压击穿);

(2) 阳极电压上升率du/dt过高;

(3) 结温过高;(热损坏)

(4) 光直接照射硅片;(光触发)

以上几种导通方式,只有光触发可以保证控制电路与主电路之间的良好绝缘,可以应用于高压电力设备,其他手段都难以控制,因此难以应用于实践。

另外光控晶闸管是由光信号触发的晶闸管,是晶闸管的一种派生器件。

该内容是小编转载自攻城狮原创之设计分享,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及电子元器件行业实时市场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上海衡丽贸易有限公司】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