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
编者按
人工智能何日走进现实?在高速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曾经遥远的科幻场景正离生产生活越来越近。**在5月16日致天津世界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身边的智能服务越来越多,许多人好奇,未来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是不是安全可控,相应的治理能否跟上?本期我们邀请科技界、企业界、学术界名家,为人工智能的科学发展、理性应用解疑释惑。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万钢
浪潮集团董事长 孙丕恕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刘刚
1.需求牵引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光明智库: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人工智能有哪些应用?
万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智能 ”理念,要求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快速拓展,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服务、全媒体融合等领域。在智能制造方面,工业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效能初显,主要表现在: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跨行业资源的高度整合促进了精细、高效的专业分工;跨领域研发融合加快了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制造业智能化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
智能服务就在我们身边,体现在社会治理、消费服务等方面。“智能 ”推动社会治理高效、精准,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很大帮助。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健康等提升了整个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智能 ”也使网络商务向个性化方向拓展,网购、消费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得以提高,服务机器人、无人商店、机器翻译、共享汽车等行业的新产品、新服务,使大家耳目一新。特别是无线支付的普及推进了金融科技的现代化,广电、报刊、网络等全媒体高度融合,通过多维度的信息获取、全景化展示、个性化信息推送等,实现了社会意见的充分互动。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嵌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望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完善社会服务、提高治理水平,增加高质量就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刘刚:我们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非常快,六类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投资者、AI大学科研机构、非大学科研机构、作为链接者的人工智能会议和产业联盟以及地方政府。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每类主体自己怎么做,更取决于六类主体如何相互联系和协同。
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核心产业部门,第二部分是融合产业部门。融合产业部门是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技术融合中产生的。随着核心产业部门技术日益成熟,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我们已经观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在18个应用领域,成为改造现有产业的重要驱动力量。未来,融合产业部门的发展是引领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从投融资情况看,人工智能企业2018年的融资额是2017年的2.04倍。与2017年相比,2018年两个产业应用领域融资额大幅度增加,一是科技金融,二是新零售。从地域分布看,融资额最高的是江苏省。同时,我们把人工智能企业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其中,应用层人工智能企业占比为75.2%,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中,许多科技创新是由产业界率先启动的,这充分说明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是由需求牵引的。
孙丕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一轮大潮正在到来,这次是真的来了。一个间接的证明就是,近两年浪潮的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了10倍以上。可以说,中国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基因研究、智慧医疗等。以一贷通为例,我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商业价值与信用评估体系,可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不见面、纯信用、即时到账的一站式贷款服务,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这就是个很好的AI应用场景。我们有理由相信,10年后几乎所有应用和服务都会包含AI,这也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快速发展。
2.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开放
光明智库:人工智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它的发展对就业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什么变化?
万钢:2018年普华永道发布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的报告预测,未来20年中人工智能将取代工业、农业和建筑业等行业中26%的工作岗位,但是随着智能化水平提高,同时将在以服务业为主的行业中创造38%的额外就业机会,实现12%的岗位净增长。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建设,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并能应用于相关产业的各类科技人才。目前,中国科协通过省会合作等形式在高校的非信息类本科专业进行嵌入式、补充式教学,加快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一些企业和高校院所联手推进产业升级中的职工培训转岗,我国的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和就业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刘刚:目前,我国共有94所大学设立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二级学院和研究院所。2018年,94所大学新成立了40家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同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24.22%的核心人力资本接受过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育,19.80%的核心人力资本拥有在国外企业工作的经历。从核心人力资本的前期学习和工作经验看,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是高度开放的。
3.加强平台建设,促进跨界融合
光明智库:为了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各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万钢:2019年初,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反映,自“中兴事件”以来,大中型企业和他们合作意愿加强,由此看来,外部压力正在转化为内生动力。
一定要加强平台建设,促进跨界融合。人工智能是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多领域融合的产业,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拓展并取得应用成效,就必须构建开源开放的共享平台,服务产品开发,营造产业生态。人工智能专项启动伊始,我们就以企业为主体,构建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语音辨识和智能视觉等开放平台。去年我们调研了自动驾驶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汇聚了算法、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通信设备、数字地图、汽车零部件企业等众多领域的企业与院校,构建了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130个国内外合作伙伴开展了100多个项目的研发。我相信,5G的推广应用,将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能医疗和智慧城市等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国际经验看,近年来,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先后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系统性布局。各国AI的政策关注点与预期目标都各有特色,但是在以下四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着力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术;加快市场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关注伦理法规,创造良好环境;加强交流沟通,推进国际合作。这也应当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几大着力点。
刘刚:谁在投资中国的人工智能?在金融机构投资者中,排第一的是红杉资本。在非金融机构投资者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它们一方面积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改造和赋能传统产业。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协同推进机制正在形成。其中,国家的战略引领、市场需求的强力牵引、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的高度开放性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共同构成了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协同推进机制。因而,我们判断,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同时,我国政府和产业界需要在培育数据生态优势、推动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实现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孙丕恕:以浪潮集团为例,我们是一家“云 数”的新型互联网企业,最早是做计算起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都离不开算力这个基础。我们基于云,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也为各种AI应用提供数据,基于算力、计算、云技术和相关数据来赋能相关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建设政务云,我们接触了大量的政府数据,帮助政府实现数据的共享、开放。
4.技术创新必须严守法律法规
光明智库:6月17日,《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出台,引发了网友对信息安全等问题的关注。我们应该如何趋利避害,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
万钢:新一代人工智能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新的策略。
首先,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建规立法,规范保障应用实践。技术与立法必须齐头并进,才能为各种智能产业应用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立法工作还没有全面开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人工智能发展以探索前沿科技为主,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实施审慎监管,既规范市场行为,保障用户和社会利益,又不阻碍早期技术创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涉及面广,应用领域宽,其立法工作需要技术、产业和法律专家跨部门、跨行业协同攻关。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初步建立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让技术创新运行在法律和规范的轨道上。
其次,要着力构建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战略。在研究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运行安全是所有智能系统中“一票否决”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首先就要关注驾驶员、乘客和行人的安全,把保障安全的功能放在科技研发的首位。尤其是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在为我们带来精准服务和个性化便利的同时,也易于收集和分析个人隐私数据、行为偏好,我们要有明确的制度和法律来应对。
最后,要加快人工智能的道德伦理研究。2019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以“建立对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信任”为主题的伦理准则,倡导建立“以人为本、值得信任”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国内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亟须由技术专家和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共同努力,探索人工智能发展前沿所面临的伦理难题,使人工智能的研发设计符合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茜、陈建强、王斯敏、张春雷、蒋新军、马雪